Abraham Newman谈美国・二|搅动华为、欧盟、台积电的同一双手

撰文: 刘燕婷
出版:更新:

4月2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对等关税”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屡起波澜,几乎没有国家能够逃过这场大扫射,即便9日特朗普又宣布“90天暂缓”,各国依旧不敢掉以轻心,中美贸易战更是随著关税叠加持续白热化。特朗普的下一步是什么?“对等关税”又将如何影响世界?这是当前各方的共同疑问。

面对全球政经的未知棋局,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在4月21日举办“全球政治经济大师讲座”,邀请到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外交事务学院暨政府系教授、BMW德国与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地下帝国》(Underground Empire)共同作者亚伯拉罕.纽曼(Abraham Newman),以“特朗普2.0下的经济安全”为题,剖析美国的“地下帝国”何以成形,以及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真实目的。活动由胡佛东亚民主研究中心、台湾韧性社会研究中心、美国乔治城大学台湾校友会共同协办。

围绕讲座,《香港01》推出系列报道四篇。本篇为第二篇,聚焦美国的胁迫手段,如何在对手、盟友与中间人(intermediary)当中,触发不同的行为反应。

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于4月21日举办“全球政治经济大师讲座”,邀请到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外交事务学院暨政府系教授、BMW德国与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地下帝国》(Underground Empire)共同作者亚伯拉罕.纽曼(Abraham Newman)主讲,剖析美国的“地下帝国”何以成形。(刘燕婷摄)

美国用以打压华为的两种网络

首先是围绕华为的各种攻防。纽曼指出,美国尤其担忧中国在开发下一代新机后,会对自己与盟友复制美国过去所为:收集与监控他国数据。例如通过华为5G,中国可能可以得知美国的国家动态,且美国并没有能提供相关技术的供应商。于是美国政府决定“解决问题”,也就是利用两个经济网络来限制华为发展。

第一是金融网络,具体事件就是逮捕孟晚舟。纽曼提到,当时华为副董事长兼财务长孟晚舟搭乘香港飞往墨西哥的航班,在温哥华转机时遭加拿大警方逮捕。而这背后关键,就是美国利用了全球金融网络,来对华为发起法律攻势,从而导致孟晚舟被捕。

纽曼接著介绍操作细节,表示美国主要是利用与华为合作的汇丰银行。因为汇丰曾在多年前与美国政府有过纠纷,最后双方达成了“延缓起诉”协议,汇丰于是同意向美国政府提供非法活动的相关数据;而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美国从汇丰处得到华为“违反伊朗制裁禁令”的证据,于是美国就藉著与加拿大签署的引渡协议,让加国逮捕孟晚舟。当然,孟本人没有在软禁期间受到严重伤害,但美国通过全球金融网络的集中性,对华为的公司声誉造成了巨大冲击。

另一个策略就是通过半导体依赖的知识产权网络,也就是《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FDPR),规定任何公司只要使用美国的知识产权来生产境外产品,该产品就不能卖给华为。

纽曼总结,打击华为的案例显示,美国虽没有自己的5G电信网络,却能用“其他网络”来限制中国。

孟晚舟必须24小时配戴电子脚镣,并配戴了近三年。(Reuters)

欧盟也是经济胁迫的一员

纽曼接著探讨另一个重要群体:盟友。在这个场域中,与美国互动的并非直接受监视、或被制裁的国家,而是经常与华盛顿合作的国家,欧盟就是一个有趣案例。

纽曼指出,欧盟就如佛里曼之前预测的“世界是平的”,对于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建制深信不疑,甚至可以说“开放”就是欧盟的DNA。因此当美国开始对伊朗、欧盟采取经济胁迫时,欧盟发现自己毫无还手能力。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欧盟更开始与拜登(Joe Biden)政府合作制裁俄罗斯。

纽曼表示,这一变化显示世界经济从“平坦化”,逐渐走向“武器化互赖”(Weaponized Interdependence,又译相互依存武器化)的过程,导致各国政府也逐步改变自己处理日常问题的方式。最后外界可以看到,欧洲不只制裁了俄罗斯,还冻结其央行储备。

纽曼接著总结,如果还有人认为欧洲不是世界经济从“平坦化”走向“武器化互赖”的一部分,“可以去问问北京,在看到俄罗斯央行储备被冻结的当下,有什么想法。”

2025年2月24日,英国外交部宣布对俄罗斯发起新一轮制裁,共107项,是自2022年以来对俄最大规模制裁。(英国政府网站)

企业难以凌驾政治

纽曼接著探讨最后一个群体:中间人,也就是作为新世界“步兵”(foot soldier)的企业们。

纽曼表示,企业会为自保采取各种策略。以台积电(TSMC)为例,其商业模式就是保持中立,在与各方合作时不偏袒也不选边,并也因此成为全球先进技术的可靠供应商。但突然有一天,台积电被要求选边,无法再让部分国家使用其技术与产品,“我认为台积电并没有为这一天做好准备”。纽曼提到,2022年台积电曾在LinkedIn上发布一则征才,招募具地缘政治经济背景的商业智慧分析师,“但这恐怕已经晚了几年”,直到现在相关问题也没有解决。

纽曼接著以微软(Microsoft)为例,表示微软过去也曾保持中立、拒绝选边,但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其策略有所转换:微软站到了乌克兰这边,并展示自己干预战争的强大能力。纽曼指出,微软将乌克兰政府的资讯全都上传云端,未来一旦基辅当局垮台,相关数据还能被流亡政府继续使用,“这是我们从未见过,一间公司能为保护一国政府所做到的干预程度”,当然微软本身也将这件事当成行销材料,以展示自己的科技能力。

纽曼再提到,有些企业宣称能超越政治、不参与经济胁迫,例如现在常听到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但在自己与亨利‧法罗(Henry Farrell,《地下帝国》的共同作者)看来,这些企业还是很难脱离“地下帝国”的掌控,关键在于,如果一间企业真的“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基本上就不可能赚到钱。

因此这些企业通常是在“去中心化”的系统上,再叠加一层组织,而一旦经济活动集中起来,政府就会出手,币安(Binance)就是很好的案例。纽曼回顾,币安因诈欺而被美国政府提起诉讼,双方最后签署“延缓起诉”协议,币安因此成为美国政府进入加密世界的窗口,开始为其提供各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