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只是前菜 特朗普的主菜是什么?(一)
我们正处在一轮长期债务周期的尾声。目前美国的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已达 122%。政府的利息支出也创下历史新高。美国正走进一个危险区。
这是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创始人雷·达里奥(Ray Dalio)所反复谈到的忧虑。他提出的长期债务周期通常持续几十年,分为上升和下降阶段。上升阶段是债务积累,经济增长,而下降阶段则是去杠杆,债务违约增多,经济放缓。他这套债务周期经济模型是多国央行和财政部(如美联储、中国央行)重要的经济分析框架之一。
达里奥指出,每次市场的剧烈变化背后,通常都有三种力量在推动: 债务水平与货币政策、国内的社会撕裂和国际的地缘冲突。而在2025 年,这三股力量将同时达到高峰,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1930年代。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于4月2日宣布的“解放日 ”对全球发动关税闪电战后,无论是政治、金融还是市场圈,都在逐步形成一种认识,贸易战只是开胃前菜,主菜是美国的系统性金融问题,核心是国债。特朗普很有可能通过贸易战的极限施压,迅速转化为金融讹诈。
对于特朗普这样的美国地产商人,肯定要不择手段解决当前美国高企的37万亿美元的恐怖国债。就如同中国曾经的地产巨商许家印,因金融债务系统暴雷,庞大的恒大集团迅速成为昨日黄花。更是清晰地告诉市场——一家硕大而繁杂的地产+金融的企业巨头并不会因为它的超大量级而立于不败。
从10万亿到37万亿的失控狂奔
美国的国债危机已经到了临界点。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公开数字,其国债规模从 2008 年的 10 万亿美元,到2019年天文数字般的23万亿美元,五年后(2024年)直接飙升至37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8.5%。这一速度远超美国经济增速,导致债务占 GDP 比重从 63% 跃升至 124%,远超国际警戒线 60%。那再过5年后,美国国债会是怎样一串惊骇数字……
更严峻的是,美国国债各类品种到期额数,从2020年的14.9万亿美元,迅速上涨到2024年的近23万亿美元;而基于发行期限结构倒推,2025年到期国债或会达到26万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天量债务的再融资。如果不是军事与美元霸权的存在,市场对美债的信心早就开始崩塌。
当前美国财政体系已陷入 “借新还旧” 的恶性循环,国债的利息水平也在水涨船高。据美国财政部去年 11 月 20 日公布的数据,2024 年美国联邦政府仅用以偿还美债利息的支出就达到了 8,820 亿美元,相较 2023 年 6,590 亿美元的利息支出,增长率达 33.8%。有美国金融机构计算,若按当前利率水平,2025 年利息支出将突破 1.1 万亿美元,今年的赤字(1.58万亿)+到期债务再融资(约8.5万亿),本年度美国发债将超过10万亿美元。CBO警告,到 2035 年利息支出将占 GDP 的 6.1%,累计利息支出将达 10.6 万亿美元。
特朗普是商人,他自然是知道高利率对于政府或企业意味着什么。在高利率状态下,美国政府连利息都付不起了,而且这绝对不利于特朗普所谓的制造业回流计划。
1992年总统大选时,克林顿团队提出了那句如今依然被人津津乐道的选举纲领:“笨蛋,问题是经济(It's the economy, stupid!)”。这一策略在特朗普2.0时期,化解联邦债务问题已上升为当前经济政策的核心关切,甚至提出“蠢蛋,问题是财政(It's the debt, stupid!)”这样的宏观理解也毫不违和。
由此,从“化解债务、减少赤字”的视角对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经济政策展开诠释或能为理解当前经济治理逻辑提供新的分析维度。总体而言,在不考虑衰退的情况下,当前的“化债”经济政策成效颇为有限。
基于上述危险的数字,特朗普要通过关税战进行一次梭哈,目的是迅速将全球代入到金融战——进行短期债到长期债的致命博弈。可以说特朗普之所以把指向全球的关税战冠上“解放日”,本质是一场债务危机下的绝望自救。虽然现在白宫对国债处理的讯息很少,但这种讯息隐藏就是“魔鬼”所在之处。市场已有明确的猜测,美国通过加征关税的最重要目的是逼迫各国购买 30-50 年期长期国债(甚至有传言美国要“发明”期限为百年的国债),以缓解包括各类美元国债的再融资等压力。
美国通过面对全球的对等关税,以及中国的毫不妥协,让这种 “极限施压” 策略在 2025 年 4 月第二周的金融市场达到罕见高潮,直接导致美国遭遇美元、美债和美股的“三杀”。4 月 9 日,标普 500 指数较 2 月高点累计下跌 18.9%,市值蒸发 5.8 万亿美元,创下 1950 年以来最严重四日连跌纪录。
美债在这场动荡中也遭到大规模抛售,4月9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至4.46%,亚洲盘中单日涨幅达20个基点,较本周初累计上升近60个基点,创下1981年以来罕见的三日大幅波动纪录。美元指数也直线跳水,其传统避险属性变得脆弱不堪。2024年美国大选后,美元指数一度暴涨,今年1月13日,美元指数突破110整数关口,创下逾两年新高。但如今,美元的涨幅已经悉数回吐,已经低于去年11月美国大选结果出炉时的105点,截止4月16日已在100点以下盘桓多日。
通常来说,当美股因为利空消息暴跌时,资金会寻求美债或美元等避险资产;但这次情况正好相反。出现了美元、美债以及美股三杀的罕见局面,以往的负相关关系被打破,当股市、债市和美元同时走低——这种罕见的同向下跌,说明美国正在经历一场信心塌陷,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再是一场地震,而会迎来一场迅疾且望而生畏的海啸。
这才是特朗普在4 月 9 日宣布对大多数国家暂停实施 “对等关税” 90 天的关键原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