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中美|“无能”的贺锦丽,对华政策将比拜登更加务实

撰文: 郑真
出版:更新:

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外交政策并不是核心的争论议题,对华政策也并不是贺锦丽(Kamala Harris)和特朗普(Donald Trump)选举竞赛的决赛点。中美关系在贺锦丽和特朗普的口中,只有强硬和更强硬的区别。但鉴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无论是贺锦丽当选还是特朗普当选,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仍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人们试图从两人的表态、纲领、采访等方方面面的细节窥探他们可能的对华政策走向。

从过去的经历看,2017年担任加州参议员时,贺锦丽曾是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成员,这段经历让她对美国的外交有了初步的接触。除此之外贺锦丽出任副总统之前外交经验几乎为零。她从未前往中国,也很少发表涉及中国的演讲。2022年11月,贺锦丽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过短暂交谈。2023年9月,贺锦丽在印尼参加东亚系列峰会,与中国总理李强短暂会晤。当时贺锦丽都是简单重复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并没有个人发挥的空间。

贺锦丽接替拜登参选以来很少提到中国。她在民主党全国大会上简短承诺“要确保在太空和人工智能方面,让世界走向未来,让美国而不是中国赢得21世纪的竞争,让美国加强而不是放弃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她之所以把对华政策方向放在未来科技竞争这一背景下宣讲,可能和她还未来得及筹备全面清晰的对华政策体系有关。

贺锦丽的微笑非常有感染力,被戏称为“笑王”。图为2024年9月25日,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又译贺锦丽)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经济俱乐部(The Economic Club of Pittsburgh)举行的竞选活动上准备发表演讲。(Reuters)

拜登(Joe Biden)本人擅长外交非常关注大国竞争,而贺锦丽检察官出身,其视野的国际感并不强。如果贺锦丽当选总统,可以预见其对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核心幕僚如国务卿、国防部长和国家安全顾问的人选。

而从贺锦丽身边的人看,贺锦丽担任副总统时的国家安全顾问是戈登(Phil Gordon)。若贺锦丽胜选,戈登预计将担任执政团队的重要智囊。戈登精通法语,曾是前总统奥巴马的中东政策顾问,他对欧洲非常了解,是北约的坚定支持者。但他对华政策上没有过多公开表态。如果贺锦丽当选,在戈登的影响下,美国对华政策可能会持续加强盟邦联合对华色彩。

目前人们普遍猜测拜登政府的驻华大使伯恩斯(R. Nicholas Burns)和现任副国务卿坎贝尔(Kurt M. Campbell)是否会成为金的对华核心幕僚。不过,贺锦丽担任副总统期间并没有融入沙利文、布林肯等白宫核心对华决策圈,拜登政府的中国事务专家们预计很难被贺锦丽接受。

贺锦丽最大的短板是缺乏经验。她的对华政策团队将如何搭建,她的用人逻辑和标准是什么,有待观察。

图为2024年9月14日,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明尼苏达州州长沃尔兹(Tim Walz)在美国威斯康星州(Wisconsin)出席竞选活动。(Reuters)

整体而言,拜登上台后没有改变特朗普的对华政策,而是沿着大国对抗的道路进一步细化了博弈,将中美贸易战延伸到中美科技战,涉及到产业链、供应链等方方面面的争夺。贺锦丽如果当选美国总统,在大的政策方向上几乎不会和以往有大的偏差。

从竞选纲领看,贺锦丽将延续“内政优先”的工薪阶层外交路线,强化美国实力地位,推进和中国的竞争关系。美国在技术贸易领域继续走向保护主义,升级和中国的竞争。

贺锦丽和拜登相似的地方在于两人都是建制派,政策有很大的确定性;不同的地方在于贺锦丽缺乏传统政治家身上的政治味,不是一个领袖类型的政治家和梦想家。贺锦丽的搭档沃尔兹(Tim Walz)非常了解中国,他能说中文,1989年至1990年曾在广东佛山教书。他的形象更像是一个美国白人大叔。沃尔兹和贺锦丽二人都不像是深谙大国竞争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人。

如果未来贺锦丽尽可能多从美国国内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审视美国利益和看待中美关系,而不是热衷于大国竞争。那么她将比拜登更加务实,中美之间的常态化的博弈将更加常规化,将有助于避免中美关系陷入修昔底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