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抵抗消费社会的物欲横流?
作者:沈柏逸
作者简介:不合时宜的艺评人,关注当代艺术、当代哲学、视觉文化与影像理论研究。文章散见于《今艺术》杂志、互联网媒体《报导者》,同时经营个人部落格《取舍间》。
【Art Express】:
极简主义在1960年代的美国登场代表人物:Donald Judd、Robert Morris、Frank Stella、Carl Andre、Sol LeWitt排除阻碍视觉的要素,追求呈现物件的真实样貌
今天,我们随便走进一家书店,便能看到无数在提倡极简风格、装潢设计、服饰搭配(性冷淡)、少即是更好、批判消费文化、减少物欲、回到内心生活等等的“极简生活指南”。吊诡的是,这些抵制消费的宣称往往扣著“更高级的消费”,而相较大众消费的俗艳,极简那种雅致精巧的风格更是引人入胜。
不可否认,极简风格形塑出的脱俗品味让人爱不释手。但是,当我回到艺术脉络,理解“极简主义跟现代(形式)主义”的激烈争论,以及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的批判理论,就会察觉到这些要求我们“越少越好、抵制消费、回归纯朴”反而是要我们做出更多的“极简消费”。简单来说,上述是资产阶级的“风格形塑”,这些商业模式往往忽略了极简主义(Minimalism)出场时的政治抵抗姿态,而只取其风格而成为徒具形式的消费元素。
艺术脉络中的极简主义争论
让我们暂且悬置那些对极简风格的一般认识,回到艺术脉络来看。60年代极简主义跟现代主义的论战,可以说是终结了现代主义主旋律,开始进入多元后现代的前哨战。用美国艺评家哈尔福斯特(Hal Foster)的话说“如果说极简主义脱离了晚期现代主义艺术,那么因同样的原因,它也为后现代艺术的来临做好准备。”在上述的句子中,我们先厘清几点,到底什么是艺术脉络的现代主义?什么是极简主义?
现代主义对作者、媒材、纯粹性的强调
当我们在谈论艺术上的“现代主义”(Modernism)时,往往会紧扣“形式主义”(Formalism)一起谈。也就是说,现代主义信仰为艺术而艺术的信条,坚决肯定艺术自主以及形式的变化。跟传统绘画再现现实不同的是,现代主义开始脱离“再现”的窠臼,朝向纯粹的物质性或媒材本身探索。比方说,现代主义的旗手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就主张绘画绘画必须回归最基础的“平面性”(flatness),而不需要再去担任过去透过绘画描绘世界的责任。换言之,现代主义解放传统绘画再现世界的局限,更加自我批判的讨论绘画媒材本身,因此也越来越抽象,而这当中的佼佼者可以说是由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
然而,这种强调自我情感、作者原真性、无意识自动书写、对媒材本身的强调等等的激进意识,却被无痛的整合进艺术市场机制,成为美国艺术向往自由的代表。也就是说,这种对于艺术创作自由的强调,却被市场机制吸收利用,而美国在宣传这种“独立、个人、自由”的政治主旋律同时,也遮蔽了许多跟“政治”相关的艺术。
在抽象表现主义被大肆宣传与作为美国代表的同一时间,被排斥于“现代主义大论述”之外的极简与普普艺术,可以说作为一种对现代主义的抵抗之声登场。依照福斯特的观点,极简主义继承前卫艺术挖开的创伤,也同时终结现代主义的宰制,进而打开了未来后现代/当代艺术(观念、行为、偶发、大地、过程、参与、机制批判艺术等等)的多元面向。
极简主义作为对现代主义的抵抗
相较抽象表现主义澎湃的热情,极简主义以一种冷调疏离的姿态上场。极简主义的代表人物Donald Judd、Robert Morris、Frank Stella、Carl Andre、Sol LeWitt等出场时就带著“反形式”或“非人”的倾向。他们大量使用工业金属、序列性、几何重复等方式,逃逸于现代主义作者情感泛滥的窠臼。
有趣的是,许多人可能会认为,极简主义跟现代主义不是一样都讲究纯粹?媒材本质?有些人甚至把它们看成是同一种东西。但事实上,从极简主义以后,艺术世界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以现代主义的论述来看,他们往往注意作品的“品质”、能否跟“历史对照”并且强调“媒材特殊性”(medium specificity),划定各种媒材的疆界(比方说绘画是平面性、文学是叙事等等)。
相反的,极简主义试图逾越现代主义所立下的法则,用极简主义者贾德(Donald Judd)的名言说“作品只要有趣就行”。此外,他们也不再注重媒材本身的特点,而是不断越界,不断生成既非绘画也非雕塑的混杂物。
最重要的是,极简主义从“作品-作者”中心转移到“空间-观众”上,所以与其说他们注重媒材的纯粹性,不如说“空间”成为他们的媒材。我们回头看看今天的当代艺术,大量的“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都不再单纯考虑媒材内容,而是进而考虑“空间-观者-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简单来说,他们不只考虑框内内容,而是考虑框外的环境与整体关系。
我们能发现,如果说现代主义还在推崇作者的原创光环,那么极简主义则是走向极端的“去作者化”,要求观众参与并形成自己的诠释(有如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他们把现代主义不那么重视的“空间”问题化。作品更像是文本,给予观者多重的感知体验,悬置我们惯常的感知方式,进而催生新的感知体验。当然,这种感知的搅动跟现象学对身体感的强调也脱不了关系。
“艺术与物性”对极简主义的批判
极简主义也不是这么轻易就大获全胜,当时现代主义捍卫者艺评家麦克弗莱德(Michael Fried )的经典文章“艺术与物性”(Art and Objecthood),便对极简主义大肆挞伐。对他来说,极简主义忽略艺术最重要的自主性,误把日常物件当作艺术,好像什么都行。而极简主义强调必须要有观者在场的特点,也被弗莱德生动地以“剧场性”(Theatricality)批判。此外,弗莱德也提出艺术跟日常物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艺术必须要给人陌生感的让人沉思与专注(Absorption),而非像是剧场一般的让观者融入。
我们可以分出两个阵营,极简主义认为现代主义太依赖既定框架所支撑的平面“幻象”,而现代主义则是批判极简主义舍弃艺术框架而回归跟日常物件没两样的“剧场性”。在我看来,这两端的辩论没有谁输谁赢,两方撞击的火花直到今天很有参考价值。但,从今天以历史的角度来看,当代艺术不可避免的承接极简主义开拓的道路,不断朝向跨界、域外、环境、观者跟作品的互动关系发展。
小结:极简主义的莽撞态度
当我们概略走完极简主义抵抗现代形式主义教条的政治性后,回头看市面上那些强调极简、简单就是美、设计美学、生活风格的唯美商业宣传时,是否发现他们往往忽略极简主义的反骨的政治性?关于这方面,艺术家巴切勒(David Batchelor)也提到“极简主义的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将极简主义‘征召’为某种高收入的良好品味。似乎没有人评论这一点,结果是,关于极简艺术,有相当重要的一点几乎总是被忽视:他的荒诞主义、他们莽撞无理、他的粗鲁。”也就是说,在极简主义被大量使用以制造资产阶级生活品味的当下,我们别忘了催生极简主义进而抵抗现代主义形式化的力道。
关于极简风格明明是在鼓动我们抵抗消费社会的物欲横流,但骨子里却是在“怂恿我们消费极简风格”的迷思,巴切勒准确地点出“不是你消费了没有;真正有关系的,是你在哪里消费。”他接著提醒我们极简主义出场时的政治抵抗性“极简主义的成就,至少在他们早期阶段,是与一种文化背道而驰的。这成就当中,有种和美学维度不可分离的政治维度。忽略那种尴尬笨拙、不合规则和拼命努力,就是忽略了所有让作品成其所是的东西。剩下的只有风格。”
在我们习惯了精致的极简美学的商业操作后,或许我们该继承的不是徒具形式的极简精美风格;而是那莽撞的、实验的、政治性的挑战既有成规的“态度”。或者说,让我们再度瓦解人类主体情感漫溢的窠臼,跟非人或冷冰冰的物结盟,进而召唤另外一种逃逸于形式宰制的后人类运动。
极简主义作品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