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专题.港超产业2|东方龙狮的青训大计 球会主导利多于弊
青训应该由足总抑或球会主导,在香港一直是个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足总每年获助上千万元的资助,理应将青训系统“中央处理”,惟足总技术总监艾拿臣却指足总只是辅助,球会才是主角。
上一集我们谈到,球会利用青训转化成商机,或许是改善收入来源的营运模式之一。在此构思下,近年港超球会东方龙狮积极推行青训计划“Project E”,球会副主席游永强认为,青训若由球会主导,在过程中也能更有效引领球员成长。
摄影:欧嘉乐
为减少球会财政状况对投资者的倚赖,东方龙狮希望透过青训尝试培育出自家球星,借助外地转会市场,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营运模式。
球会去年2月正式推行青训拓展计划“Project E”,跟葡萄牙球会签订合作协议,目前已协助两名小将梁祐维及马希伟前往当地学法。其中梁祐维更于今年初加盟葡甲球会科瓦彼达迪,成为职业球员。
葡甲外援注册没有限制,生活成本也便宜。当地转会市场蓬勃,对香港球员亦有兴趣。
Project E的成立 香港球员也有市场
戴伟浚在香港知名度甚高,曾先后到英甲贝利、牛津联及英超狼队U23落班,长年栽培他的父亲戴文康现为东方龙狮会务发展总监。他透露计划源于自己认识科瓦彼达迪球会高层,对方希望让香港球员赴葡交流,球会在研究可行性后决定接受邀请。
“我们考察过所有训练及配套后,认为这平台很有意义。最重要是葡甲外援注册没有限制,生活成本也便宜。”戴文康补充,葡萄牙联赛是巴西甚至非欧盟球员到欧洲落班的踏脚石,当地转会市场蓬勃,所以对香港球员亦有兴趣,“他们希望市场内拥有不同类型的球员,顺便开拓新市场。”
戴伟浚曾在多支外国球队落班:(按图放大)
赛马会或麦当劳的暑期足球计划偏向草根足球的模式,但我们希望小将能跟外国球员一齐起步,以职业球队的模式训练。
重新定义年青球员 免“踢得太迟”
可是计划应如何开始?从哪个年龄层展开培训才算合适?
在香港,超过20岁的球员仍被视为“年青球员”,东方体育会副主席游永强却不认同,他认为青训要由细做起,而“细”的意思是指10岁或以下,“外国球员正是自少培训,18岁虽是小将,却已可打入一队。否则如香港目前情况,球员踢到27、28岁才算成熟,变相职业生涯相当有限。”
东方最近就曾安排U10及U11的小球员到法国体验当地训练,戴文康指,希望让他们尽早习惯欧洲的高强度及快速的比赛节奏,“在香港,不少小球员会经一些暑期足球计划受训,这种方式偏向草根足球。我们希望以职业球队的模式去训练,令小将能跟外国球员一齐起步。”
戴文康补充,如小球员于10岁左右投入训练,往后即使能力未达标,年纪仍尚浅,还能够选择升学等出路。相反,如球员可在葡萄牙球会U15、U17青年军中“生存”下来,实力已足够踢港超,甚至到东南亚联赛发展。
拣卒两大条件
然而,小球员要加入“Project E”并不容易,必须先符合两大条件,第一个就是足球水平。戴文康透露,东方跟葡萄牙球会对球员水平有共识,所以会方要自行把关,“若球员水平未达当地标准,我们没法子强行要求对方接纳。若球员根本没可能上阵,这便有违我们的目标。”
第二个条件--家长支持,来得更重要,即使东方发掘到有潜质的小将,球会亦需确保对方获得家长全力支持,并有志投身职业足球。戴文康道:“从商业角度考虑,我们培训一位球员,花费金钱、心血、时间与精力,所以绝不希望冒险,要将球员中途退出的机会减到最低。”
东方龙狮亦曾与英超球会狼队合办“GOLDEN CHANCE足球训练计划”,推荐两名小将到狼队训练基地受训两周:(按图放大)
港将外流只有三大途径
像“Project E”这样的外流青训计划,若本地小将不靠球会、单凭自己努力,又做得到一样效果吗?
其实香港小将要到外地试脚或落班,虽非不可能却也不容易,一切讲求资金及人际网络,主要途径大致分为3种。以陈俊乐与徐宏杰等为例,就凭在本地联赛或香港队的出色表现,获内地球会招手;而另一小将杜国榆则透过经理人推荐,曾到西班牙低组别联赛落班,目前有望加盟芬兰超级联赛。最后,就是透过本地球会与外国球会的合作协议,如举办交换计划等安排赴欧。
可是经理人制度在香港球圈不成熟也不流行,而且从商业角度出发,推荐小球员到外国球会的利润极微,因此甚少经理人愿意协助小将外流。同样道理也适用于转会上,小球员实力有限,借此外闯的机会亦较低,足证“球会”的角色尤其重要。
近年香港球员外流的经典例子:(按图放大)
球会成重要伙伴 助球员解忧愁
正效力科瓦彼达迪的香港青年代表队成员梁祐维指,外流过程中牵涉各种烦琐的行政工作,若有球会协助自然事半功倍,也可更专注足球。
他透露有一位早年效力元朗青年军时的队友,就曾尝试自行到欧洲球会叩门,“他需自行向球会打探消息、寄履历,又要找住宿及学校。虽然最后他仍能在当地落班,但级别可能更次等,而球会环境也会差一点。”
港足专题.青训路向6|球员妈妈做专用摄影师 学懂放手收获更多
年青球员到国外,容易被忽视,加上对环境感陌生,这些处境都非大家想像般简单。球员变得缺乏自信,连叫队友传球也不敢,技术多好也没有用。
而球员只身到国外生活,亦难免感到孤独。李志坚坦言球员成为职业球员之前,往往要经历重重考验,每个决定都足以改变人生。所以无论在思想及行为上,都需球会引领、提供支援。
“球员到国外,有得踢当然好,但大部份时间反而是留在家中,或外出买食物、社交。假如果你是C朗,当然无论到哪里都有人照顾,但香港球员在外国人眼中地位不高,容易被忽视。年青球员对所有事情也很陌生,到哪里吃饭、买衫亦不清楚,这些处境都非大家想像般简单。球员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变得缺乏自信,连叫队友传球也不敢,技术多好也没有用。如果有球会照顾着他,情况会变得理想。”
香港年青球员在葡甲的训练日常是如何?按图即睇:
球会作为球员的用家,应该比足总更了解球员与家长需要甚么。
有利塑造港足专业形象
东方体育会副主席游永强也认为,青训需由球会做起,“球会作为球员的用家,应该比足总更了解香港足球,以至球员与家长需要甚么。”
普遍香港家长对足球界认识不多,在考虑小朋友前途时难免会担心风险,李志坚认为大家虽常说配套是青训的重要一环,但假如家长不肯将球员交到球会手中,一切也只是空谈。
他指球会的专业能为家长带来安全感,放心让球员踏上职业足球路。“足球世界很抽象,并不像其他工种有特定路线,填表、面试就成功。家长可能对这方面没有太多认知,不过只要球会能展示出在这方面的经验、跟其他球会的关系,以及稳定的运作模式,便更容易赢取家长信任。”
然而青训计划要有成果,相信至少也要等待5年或以上,在现今本地球坛迫在眉睫的困扰下,本地球会无疑要寻找更“即食”的方法,扩阔收入来源。
近年东方表面上虽大洒金钱购入具质素的本地球员及外援,但球队目光并非局限于港超,而是希望为香港球坛或体育界注入新元素,希望将本地体育产业化。拥有球会的能兴集团近年除了入主足球队,同时也经营篮球与电竞产业,部份构思值得本地足球参考,下一集,我们将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