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如何规划100公里麦理浩径?王福义浅谈40年前拣路原则

撰文: 颜铭辉
出版:更新:

麦理浩径在1979年启用,至今40周年。麦径由西贡的北潭涌开始,越过西湾山、牛耳石山、鸡公山、针山、草山及大帽山等多个山头,至屯门为止,东西横跨100公里。
不过,大家行麦径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何走线会是这样?为什么要行万宜路兜个大圈而不走西湾路?为什么不上“香港三尖”之首蚺蛇尖?为什么要人辛苦地走针山及草山而不行城门谷?前渔护署助理署长王福义逐一解释规划麦径路线时的考虑。

王福义在1978年加入渔护署(当时称渔农处)担任林务主任,虽然他未有直接参与麦理浩径的划定,但他都了解同事在规划麦径时的工作。麦理浩径由开始规划到1979年10月26日由时任港督麦理浩剪彩揭幕,仅花9个月时间。王福义解释:“麦理浩径不是一条新路,只是将以前的村路及现有的路驳在一起,由东到西,尽量经过郊野公园。”

01体育行山专页:靓景推介 装备介绍 人物访谈

时任港督麦理浩出席麦理浩径的开幕礼,他的身边是麦理浩径设计者莫素珊。(由受访者提供)

麦径走线要避开生态敏感地

村路古道繁多,当时渔护署是如何决定麦径的走线呢?王福义提到几个考虑因素,他说:“一方面要好风景,另一方面避开生态敏感地,不要进入私家地,尽量用现有路径,又要避开危险的地方。”

麦径首段由北潭涌出发,经万宜路至万宜水库东坝,要行约10公里的马路,才能抵达往浪茄的山径。王福义解释:“北潭涌有条西湾路直接去西湾亭,不用绕整个水塘那么远,但可能想人看一看那一边的大蛇湾、东坝及西坝的风景,还有白腊也很漂亮。如果你直接行西湾路去西湾亭,那段路是没有好风景看的。”

麦径第1段途经风景美丽的东坝。(颜铭辉摄)
麦径第2段途经大浪西湾的西湾村。(颜铭辉摄)

麦径尽量经郊野公园及政府土地,但在麦径第2段,就不得不途经西湾村及咸田村。王福义说:“其实麦径很少经过村落,但不是没有。赤径那段是在出面行的,那条路属于政府,而嶂上那段也没有入村。麦径经过的村真的不多,但有年西湾村就封路,结果有麻烦。”王福义表示40年前划定麦理浩径时,没有听到有途经的村落反对,因为那些村路本身已经存在,只是加了个名字叫麦径。

说起那段麦径,王福义提起山径石屎化的问题,坦言渔护署常被行山人士冤枉。他说:“(有石屎路就)入了渔护署数,但其实不关渔护署事。多数是民政(民政事务总署)做,改善乡村工程,如果你不兴建石屎路,村民怎样还货入去!难道搭船?万一他们要求兴建一条马路入去,影响岂不更加严重!”

王福义表示麦理浩径要尽量避开生态敏感区域,减少郊游人士对环境的影响。(颜铭辉摄)
如果你吸引到很多人去,破坏了生态环境,那就很难处理,所以很多地方要避……
前渔护署助理署长王福义

避入城门风水林故走针山

麦径离开咸田湾后,没有继续沿海到大湾及东湾,更没有上“香港三尖”之首蚺蛇尖,而是经大浪坳出赤径。王福义解释蚺蛇尖山势陡峭危险,不适合太多人前往,而且有管理上的考虑。他说:“那些地方需要大量维修,那就不要经吧。”他补充,麦径第5段不上狮子山顶,而是经山腰过,相信也是安全原因。

王福义特别强调生态敏感区域的重要性,他说:“如果你吸引到很多人去,破坏了生态环境,那就很难处理,所以很多地方要避,例如大埔滘。”麦径第7段要上针山及草山,被视为其中一段最难行的麦径,他解释麦径走线上山脊的原因,“麦理浩径是绕城门而行,不入城门谷,因为下面有风水林。除了没有入去城门的风水林,(麦径第10段)也没有经大榄涌的植林区,都是行引水道行到尾。”

由针山往草山的麦理浩径。(颜铭辉摄)
王福义在2008年从渔护署退休,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客座教授。(颜铭辉摄)

今年是麦理浩径启用40周年,《01体育》将会以一系列的报道及活动,去追寻这条全港最长行山径的故事,让市民了解麦径的风光与历史,回顾在这条100公里山径上发生过人和事。

【麦理浩径通走1】40年前麦径首个公开山赛 华人挑战英军纪录

【麦理浩径通走2】大浪西湾多人弃赛 鸡公山成迷路黑点

【麦理浩径通走3】大埔道汉堡包先到先得 梁笑凤靠拖鞋上大帽山

【麦理浩径通走4】冠军杨振德终点等8小时 只为妻子冲线后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