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理浩径通走1】40年前麦径首个公开山赛 华人挑战英军纪录
毅行者是香港享负盛名的山赛,有38年历史,路线主要纵走长100公里的麦理浩径。不过,毅行者并非麦径上的首个公开比赛,就在麦径启用后的43日,一班本地山友举行“麦理浩径通走”,逾500人从北潭涌出发。
《01体育》记者寻访了4位40年前首届“麦理浩径通走”的完成者,并翻阅当年的报章杂志,尽力还原活动细节。现年79岁的“安叔”陈志安是当年的合办者,也是行程总领队,他表示这个活动志在让港人认识麦径,同时希望有能力的山友打破英军的纪录。
今年是麦理浩径启用40周年,《01体育》将会以一系列的报道及活动,去追寻这条全港最长行山径的故事,让市民了解麦径的风光与历史,回顾在这条100公里山径上发生过人和事。
麦理浩径在1979年10月26日启用,不久香港山界有发起“麦理浩径通走”的念头,旅行队“奇莱山友”领队陈志安说:“麦径成立两星期后,就打算举办一个活动,让香港人认识这条行山径,搞一个通走,一气呵成行完全程。通走的意思是,24小时行完。”当年的《野外》杂志牵头主办,恒星体育会、奇莱山友及山一会合办,决定在1979年12月8日晚上举行首届麦理浩径通走。
陈志安:首个100公里山赛
现年79岁的陈志安续说:“在香港搞100公里的比赛,我们是第一个。之前都有些比赛,例如汇丰银行那时搞过很多活动,好像水塘杯,跑7个水塘的长跑。”在一个月时间内,要筹办史上首个走毕麦径100公里的活动,合办团体分工合作,《野外》杂志负责统筹及对外宣传,恒星体育会及山一会主要负责招募义工及安排检查站,而奇莱山友就邀请行友参加。
陈志安还是当年麦径通走的全程总领队,负责为参加者带路。如今的山赛已经没有领队,因为路上会有主办单位的路标,也有渔护署的官方路牌,而且参加者大多熟路。不过,在40年前,麦径路上可说是什么都没有,亦很少人熟知每段路,所以要找资深的山友当领队。
首届麦径通走是非牟利活动,不收报名费,但主办单位提供需付费的交通,接载参加者由佐敦文华楼到西贡。最初,主办方限额200人,但反应热烈。在12月5日下午,当车票分配到售票站,200张票在两小时全数沽清,就算主办方临加增加50个名额,也是供不应求。
逾500人晚上齐集北潭涌起步
据《野外》当年的报道,除了250人乘坐大会旅游巴入西贡,尚有约290人用自己的方法到起点北潭涌集合,参加者超过500人。人数比预期多一倍,陈志安笑言:“最主要是梁生(《野外》杂志创办人梁煦华)在电台接受访问,他说行得山的都可以参加,‘咁先衰’!”
陈志安记得负责管理郊野公园的渔农处很快配合,批准活动,并请得助理处长吕伟思出席开步礼。由于迁就参加者下班,市区的接驳巴士约于晚上8时出发,开步礼就在9时于北潭涌举行。在9时20分,吕伟思鸣哨子启步,首届麦理浩径通走正式开始!
当年的参加者的装备形形式式,什么鞋都有人穿的。陈志安说:“很少人穿波鞋,有些人穿白饭鱼,有些人就穿工程鞋,或者麂皮鞋。”另一名完成者梁笑凤亦表示:“有长靴、白饭鱼,那时潮流兴白饭鱼,甚至拖鞋都有。其实个个都是趁高兴,趁热闹,没有很多人真的打算完成。”《野外》杂志也有记载,至少有几位参加者拍挞着拖鞋起行。
当年电筒笨重又光线弱
陈志安续说:“衫裤方面,那个年代很多人穿牛仔裤行山,我就习惯穿短裤,轻快一点。背囊方面,有些人用英军那些军用背囊,都是从夜冷店买来的。”由于要夜行,每位参加者都要带电筒,但40年前的电筒跟现在轻便又光的照明工具截然不同。
梁笑凤表示电筒十分笨重,她说:“拿住一枝可以‘打死狗’的长电筒,要入两三粒大电池,但灯光仍很微弱。”陈志安表示那些大电池难以支撑全晚,他说:“电筒没有现在那么先进,只是电筒的后备电都已很重。那些电芯用几个钟就用完,所以要带多几粒。”
梁生告诉我们,就算行得快过陈志安都不紧要,最紧要打破英军纪录。
首届麦径通走的参加者能力参差,如梁笑凤所说,大部分人没有打算行完,亦有的像陈志安所言:“很多人都好奇,不太识路。虽然我们有派发地图单张,但始终都要讲体能,100公里路㖞!”《野外》杂志记载,据说最早败下阵来的是一位女士,仅几分钟的路程,行至闸口便抽筋;亦有父亲带住一男两女共三名小童踏上路途,不知他们行到何时退出。
望破英军22小时全走纪录
虽说麦径通走表面上是个推广麦径及行山的活动,并非比赛,但主办方希望打破英军的纪录,故亦有竞技比赛的意味。在1979年11月,有两名英军以22小时25分走毕麦径,并事后透过《南华早报》发布消息,形容为创举。陈志安表示很多旅行队得悉后,跃跃欲试,认为本地行山友都可以做得到,他说:“我们这些民间团体,行惯山,觉得我们都可以做到,所以我们就让有能力的行友去破纪录。”
当年麦理浩径通走的主办单位就组织了一班有能力的行友,志有打破英军纪录,成员包括现在旅行队“恒行之友”领队温坤华。温坤华还记得《野外》杂志创办人梁煦华的嘱咐,“是《野外》杂志邀请我们旅行队,我是其中一分子,那时候我们全都是廿几岁的年轻人,所以一起去玩。梁生私下跟我们说,叫我们尽量行快一点。虽然奇莱山友的陈志安是带队,但梁生告诉我们,就算行得快过陈志安都不紧要,最紧要打破英军纪录。”
因此,当吕伟思吹响哨子,温坤华、杨振德、李从发、李炳龙等负责破纪录的突击小组,就一马当先,跑在前边。总领队陈志安带住梁笑凤等大批参加者进发,踏上100公里的麦理浩径。
逾500人从北潭涌出发,有几多人能够返抵终点?
下一集:【麦理浩径通走2】大浪西湾多人弃赛 鸡公山成迷路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