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日与夜.马希伟︱历人生巨变 成长急不来 是接受自己的过程

撰文: 袁志浩
出版:更新:

香港足球代表队出战东亚足球锦标赛外围赛,将力争连续第三度打入决赛周。港队近年逐渐加入属于新生代“千禧后”,他们有的已稳占一席位,有的仍在为前途挣扎。
究竟这一代什么人会选择踢足球?成长故事如何影响着他们?借着今次大赛的曝光机会,让我们好好了解这些年轻人。

20岁的东方翼锋马希伟,这次无法入围港队决选名单,但这并非终点。

“你尽了力没有?对结果有没有后悔?就算有,尽了力就不要紧。”脑海中一把声音总是提醒着他。

小时候家人曾经是他的靠倚——贴身照顾起居饮食,又愿意花高昂金钱送他到葡萄牙学法。

然而两年前至亲离世,他的世界翻天覆地,才学懂接受自己、打开自己,因为未来其实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不用急于把自己即刻变好,改变是一个慢慢的过程,要相信任何事都会对你有帮助”。

摄影:欧嘉乐

“不踢波的话,我就是个宅男,好普通的普通人。”回到位于大埔富善邨的硬地足球场,马希伟忆述着。

这里也是个普通不过的街场而已,经典的绿底白界,龙门后三层楼高的铁丝网围栏,还有数级石壆组成的“观众席”。

大埔富善邨的硬地足球场,是马希伟成长的地方。(欧嘉乐摄)

这里却是马希伟的“足球天地”,他带领小学校队在此赢得学界季军,闲时又会在场内一角剔波、把皮球踢向墙练习;疫情期间球场被围封,他亦尝试与街坊“偷鸡”,基本上除家与学校以外,球场就是他罕有会流连的地方。

自小沉默寡言,足球是马希伟唯一的社交,“我读书又不叻,别人对我有兴趣也只能是靠踢波”。

访问期间有中学生上前要求与马希伟自拍。(欧嘉乐摄)

无条件支持 家人成最大依靠

马希伟摸着手上的2010年南非世界杯球迷版皮球,纵然有点洁癖,他仍留下这个已甩皮褪色,甚至会漏气的足球,“这是家人买给我的,踢了很多年,可以不扔的话就不会扔”。

马希伟的成长路上,家人扮演极重要角色。小时候因他一句“想踢波”,双亲便为儿子报读足球学校,且每日付出时间与精力——妈妈和爸爸亲手为他煮好每天午饭,陪他回校、放学、练波、回家,周末有比赛的话,全家又会到场支持。

当别人要补习、做功课,马希伟的生活只有足球,“没什么要顾虑,真的很幸福,很开心在这家中长大”。

已甩皮褪色,甚至会漏气的2010年南非世界杯球迷版皮球,是家人送给马希伟的,他保留至今。(欧嘉乐摄)

随足球学校到过西班牙、英国交流,马希伟开始渴望做职业足球员,父母又愿意花高昂价钱送他到葡萄牙边读边踢波。

可是年仅13岁便要独自在陌生环境生活,语言、适应都已是问题,更遑论马希伟本是个内向被动的人。家人成为马希伟唯一依靠,每天搭长途车或小息时倾电话那10分钟,是他最期待、最宝贵的时光,“有时纯粹想听吓把声……”,时差关系,他无办法随时联络到家人,只能苦撑。

马希伟年仅13岁就只身到葡萄牙边读书边踢波。(受访者提供)

抵埗后最初的半年,马希伟承受思念的煎熬,无数次想过放弃,家人亦只能遥距安慰,教他遇到困难,勿只往坏处去想。例如考试结果不似预期,再努力就可以了,“你尽了力没有?对结果有没有后悔?就算有,尽了力就不要紧。”年轻时觉得结果就代表着一切,他时有内疚,觉得自己辜负了家人的心血。

幸好马希伟一年后得到东方赏识,转至旗下青训计划,不止足球配套有所改善,也有外流当地的港将茹子楠和梁祐维作伴。他开始结识新朋友,总算挨过来,直至疫情爆发,才不得不于2020年返港。

马希伟在葡萄牙的日子总是惦记着家人。(受访者提供)
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放在心中就可以了,告诉别人又能怎样?

至亲离世 学懂要靠自己

足球学校教晓了马希伟基本功,外闯葡萄牙使他开阔对职业足球的眼界,但人生有些事,始终要亲身经历过,才会学得懂。

两年前至亲的离开,让马希伟留下了一道看不见的疤痕。

小伙子不想对外透露更多,就如当初连教练、队友也不知情;事情发生后,他只稍作休息就如常投入训练。在现今资讯爆炸、社交媒体盛行的年代,有些人凡事都会公开“呃Like”求安慰,用以填补内心空虚。

马希伟的Instagram对上一个帖文却已是近3个月前,大多数也只跟足球有关,他一直自己默默消化情绪:“这在我人生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放在心中就可以了,况且告诉别人又能怎样?”

马希伟选择靠自己消化情绪。(欧嘉乐摄)

这次他想靠自己。

这些年来从菁英杯“专员”踢到香港队,马希伟助东方赢得足总杯之余,上季更成为最佳年青球员。今季他却陷入樽颈,被教练点名批评于季前集训不够投入,在球会不再稳占正选,也接连落选港队大名单。

“其实上季是有点运气,刚好年头港队踢亚洲杯、孙铭(谦)又转会,我才有机会。”

“我知自己还不够专业,但我又是个钟意安定的人,不太爱改变,要‘濑嘢’、有个教训才会逼自己去尝试,很犯贱。”

你尽了力没有?对结果有没有后悔?就算有,尽了力就不要紧。
马希伟不想留下遗憾。(袁志浩摄)

马希伟突然想起一把熟悉的声音:“你尽了力没有?对结果有没有后悔?就算有,尽了力就不要紧。”当年听不入耳,至亲看似简单不过的提点,此刻让他如梦初醒。

“经历过生与死,知道自己也会随时离开世界,那既然自己喜欢足球,为什么不好好享受、给自己太大压力?紧张也没有用。”

他想在场上变得愈来愈大胆,踊于盘扭起脚,“以往很害怕传失波有后果,但想起到某个年纪自己就要退役、无法再体验如此高强度的比赛,希望自己能留下一个属于自己、大家会‘哗’一声的时刻,未来也会为自己高兴。”

“我只是尝试坚强。”马希伟道。(袁志浩摄)
我只是尝试坚强。以前只会跟家人分享生活,但现在选择少了,就跟队友、朋友讲。

成长急不来 是让时间发酵的过程

成长就是这样,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仿佛是埋在土壤下的种子,痛苦深刻的代价就像养分,让它慢慢发芽。直至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对同一件事,有不一样的理解与觉悟。

“我不能说自己是一个很坚强的人,我只是尝试坚强。”走过这条路所需要的勇气,已教笔者感受到他内心的强大,“以前只会跟家人分享生活,但现在选择少了,就跟队友、朋友讲。”

把沉重话题说得如此淡然,是因为马希伟开始懂得打开自己,他老是觉得自己笑起来不太适合拍照,但其实他那真摰的笑容好看极了。

其实马希伟笑起来很好看。(欧嘉乐摄)

现在马希伟比赛后会与队友检讨,从别人口中,他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不足,也减少内耗,“以前会想得很多、怀疑自己,但队友反问我,为何我明明做了很多好事,仍选择放大一件坏事去看?”

他学懂接受别人意见,尤其是队内老大哥叶鸿辉的提点——尊重足球,有职业操守,准备好每一次训练,因为只要有一个人不认真,随时会影响整课训练。

“16岁时会认为自己有很多时间,不必急于进步;现在发现年纪也不小了,加上想拥有更多足球上的成就,就明白辉哥能成为香港最多人认识的足球员,是有原因的。”

不用贪心急于把自己立即变好,这永远不会发生,改变是一个慢慢的过程,要相信任何事都会对你有帮助。
6月入选大港脚后,马希伟在韦斯活麾下多次落选,他自知状态还未够:“我现在这个样子,还说什么旧时,专注眼前的我,去恢复教练对我的信心。”(资料图片)

他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专注做好现在的自己,“那有可能次开窍就一帆风顺?肯定会有新的难题,再看看如何面对。”

“不用贪心急于把自己即刻变好,这永远不会发生。改变是一个慢慢的过程,要相信任何事都会对你有帮助。”

就像伤疤不会突然痊愈,它闲时会隐隐作痛,发痒时若你按捺不住去抓的话,只会更难愈合。

眼前的马希伟开始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我不会思考大家想我成为怎样的人,而是我想自己做怎样的人、做自己钟意的事。”足球就是其中之一,以往透过家人认识世界,他现在想用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不要让自己后悔。”

痛苦是成长的必经阶段,但某一天,你会遇见新的自己。(欧嘉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