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办换人】中央治港四套团队临变局 骆惠宁如何“重整旗鼓”

撰文: 孙飞
出版:更新:

香港修例风波仍未平息之际,未有治港经验且曾是两省地方大员的骆惠宁接任中联办主任,令人大感意外。其实,这一调动既因应了香港一直以来的局势变化,也顺应了中共十八大以来的政策调整。中央治港思路已然有所变化,而且落实到了用人层面。事情需要人来做,作为中共政治传统中培养出来的“政治官僚”,无论是骆惠宁本人,还是中央的现实需要,都会通过一个“团队”去实现。

那么,对于中央治港四套团队——港府、建制派、中联办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港澳体系而言,骆惠宁执掌中联办折射出来的中央用人思路,将会导致怎样的连锁反应?

骆惠宁(右一)治理山西扭转了当地政治和经济困境。(新华社)

如何“重整”治港四套团队

香港问题绵延已久,特别是在进入20世纪第2个10年后,在2013年爆发了持续两个多月的占中运动,2019年又发生持续半年有余、更激进暴力的修例风波。中央治港政策亦有所跟进调整,例如2014年发布有关对港“一国两制”的白皮书,首提中央“全面管治权”,2017年十九大报告对此予以确认,2016年中国人大第五次释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9月3日香港修例风波尚在进行时,港澳办在国新办答记者问就一系列问题作出表态,发出中央政府的权威声音。可以认为,中央政府在当前新形势下对港思路和政策调整已经大体完成。

事情总是需要人来做,新人更容易推行新政策。毛泽东曾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2020年伊始身兼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书记的中联办主任换人,则意味着进入了中央因事用人的新阶段。但一个骆惠宁肯定没有扭转乾坤之功,在中央的有力支持之外,他还需要一整套“团队”的配合。

中联办1月15日傍晚举行新春酒会,三任特首与骆惠宁同台。(罗君豪摄)

总体而论,现今香港治理框架大体有四套治理团队,分别是港府、香港建制派、中联办,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涉港机制。最后一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中资机构、政治研究、舆情搜集、统战和宣传等方面。

香港回归后20多年,一系列问题不断滋生和发酵,最终形成重创香港局势和陆港关系的修例风波,不得不说这四套治理团队都需要有所反思。既然中央已有新的认定,其对港体系内部团队的角色与关系,或许就需要进行一番梳理和明确。

在中央对港四套班子里,香港特首领衔的港府作为地方行政机构,一向有中央的支持与立法会的配合,本应在解决香港民生保障、经济协调、政治统合等方面扮演主导性角色,但在实际运作中遵循一种“小政府”的施政模式。这种情况既有西方式“自由主义”思想教条约束的原因,或许也是因为确实受到过多牵制,以及治理能力相对欠缺。因此,香港特首与港府应当承担更大责任,着力去解决隐藏在香港深层次的长期性问题,夯实香港“行稳致远”的根基。

骆惠宁日前会晤林郑。(资料图片)

中联办也应当扮演更重要作用。中联办是中央政府在香港的派出机构,与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合署办公。因此,这是中央治港的一个关键承载点,也是香港与中央之间的一个关键衔接点,那么就应当承担起多重角色和责任,尤其是落实新近提出的中央“全面管治权”,这将包括承接和推行中央政策,全面触及香港社会,向中央传达香港全面准确的信息,并与香港各方面建立联系,并通过自身或港府发挥作用。

届时,中联办与港府的关系应该会被重构,但可以想见不会是此消彼涨或共同治理的关系,而是有所分工与合作,共同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正如1月9日骆惠宁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会见时所达成的共识“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更好履职尽责”。至于双方形成怎样的具体关系,可能还要“摸着石头过河”。

此外,香港建制派被视为港府的执政联盟,但不应该只是言听计从的政治附庸,而是应该促进上情下达、监察施政成效、主动出谋献策、促进政府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法治的渠道修正教育和舆论等领域的违法行为。建制派还应与香港社会中下层和年轻人有更多沟通联络。

骆惠宁就任中联办主任后,中共治港体系或将发生巨大变化。(VCG)

至于更广泛意义上的涉港机制,在中央“全面管治权”未有落实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松散低效、各自为战的局面,需要进行统一调配、激励鞭策,进而形成一整套更能适应香港复杂局势的治理体系。

与香港回归以来的中联办主任相比,骆惠宁身上确实有太多不同寻常之处。骆惠宁资历很高,是两届中共中央委员和一届中央候补委员,是曾经主政两个省级地区的地方大员。他来自于港澳体系和外交体系之外,堪称一位“局外人”。另外,骆惠宁已经66岁,稍早前被安排到中国人大担任闲职,此番可谓“老将出山”。

香港中联办主任又是一个衔接中央政府与香港政府的关键环节。时值香港修例风波震荡不休,这一职务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可以说,骆惠宁出任中联办主任,是中央分量很重的一个安排。在其背后,应当已有全局性的考虑和长期性的计划。

骆惠宁揹负着中央给予的使命和责任,但指望骆惠宁一人解决香港问题肯定是不现实的,他的就任是香港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的标志性信号。这也未必意味着将会出现大规模的人事洗牌,但肯定会因事用人。骆惠宁仕途集中在安徽、青海和山西三地,几无任何涉港经历,他的这种“局外人”身份也让他能够以相对超然和灵活地去梳理对港体系,搭建人事团队,对各方面进行新的职能定位、关系协调和任务安排。

自此之后,香港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