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血压偏低意味身体健康?培养2习惯提高心脏适应能力
提到血压问题,大多数人首先想到“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担心诱发心血管疾病风险。
然而,当“血压偏低”时,是否意味身体比较健康呢?还是有其他问题呢?请心脏内科医师来解答。
低血压的症状(按图👇👇👇)
相关文章:“立夏”开始养心!含糖冰饮让身体燥热 多吃清淡食物有助化热
什么是“低血压”,标准数值为何
台湾联安诊所心脏内科主任施奕仲医师表示,在医学上,高血压的标准明确订有上限,但正常血压却没有订下限,这就说明了一个关键:“身体若没有任何不适,血压低并不是一件坏事。”
儿童血压普遍较低,常见85/55 mmHg,因为儿童血管弹性佳、周边阻力低,血压数值自然较低。随著年龄增长,血压会逐渐升高,如果成年后,血压仍维持在90/60 mmHg左右,却无任何异状,代表心血管负担轻,可能会长寿。
低血压标准:
收缩压(上压)低于 90 mmHg
舒张压(下压)低于 60 mmHg
“低血压”的长寿秘诀:血管弹性
施奕仲指出,许多人可能会疑惑,有些人血压天生较低,但身体状况良好,而有些人则因为血压突然下降,感到头晕、虚弱,甚至昏倒。也因此,让人只要听到“低血压”就开始担心,觉得自己是不是需要补充营养或立即治疗。
日本调查显示,许多人瑞级的长寿老人,血压常常是偏低的,收缩压落在100 mmHg 上下,这并不是疾病,反而是因为他们的心血管系统仍然如青少年一般,血管弹性佳、周边阻力低,整体循环负担较小,才使得身体更耐用。
相关文章:【低血压】夏天出汗多容易血压低?9大预防方法要少食多餐饮咖啡👇👇👇
低血压要担心吗?关键在变化幅度
所以天生血压低,不一定是有问题,施奕仲说,临床上,医师更在意是否伴随低血压症状。而“相对性的变化幅度”是造成低血压症状重要的因子,因为身体无法适应如此急速的变化,将会出现不适症状。
他举例,若平常休息时血压稳定在140/90 mmHg,但某天突然降到120/80 mmHg以下,身体就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较无力等症状,即便血压还在“正常范围”,其实也会导致低血压不适症状。
他解释,就像一辆平时习惯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要降速行驶而紧急刹车,若调整不当,就容易出状况。人体的血压也是如此,如果收缩压突然下降的幅度超过20 mmHg以上,身体若来不及适应,就可能会导致不适。
站起来会头晕?当心“姿势型低血压”
许多人都有从床上或椅子上突然站起来时,眼前一黑,甚至晕眩。施奕仲提到,这种现象常是“姿势性低血压”,也就是当你改变姿势时,血压调节不及,导致大脑血液灌流短暂不足所导致。
他进一步说明,这就像水管突然关小阀门,水流一时之间供应不上来,大脑就会发出“缺血”的警讯,让人感到晕眩、头昏眼花。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以下两种人,务必要特别注意:
- 血管弹性变差的人(如年长者、长期缺乏运动者)。
- 因为脱水或营养不足,导致血容量下降的人。
如何避免“姿势性低血压”呢?施奕仲建议,动作慢一点,让血管有时间调节,同时可以透过规律运动来维持血管弹性;并确保每天摄取足够的水分与电解质,就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不是惯性低血压的人士,血压突然降低则可能是以下原因(按图👇👇👇):
相关文章:【低血压】手脚冻精神唔集中6症状 瘦年轻女性易中招增磅助改善
服降压药后低血压?“无感达标”策略
此外,服用降压药也可能出现低血压症状。当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如收缩压高达180 mmHg,服药后血压在短时间内快速降至150 mmHg,可能会产生头晕、无力等低血压症状,让人误以为“吃药反而更不舒服”,进而中断治疗。
施奕仲说,事实上,若高血压未妥善控制,长期下来将对脑、心、肾、眼与血管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临床上,有经验的医师会采取渐进式的治疗策略,让血压在不引发明显不适的情况下稳定下降,达到“无感达标”。
如果患者在服药后出现不适,建议主动与医师讨论,评估是否与服用的降压药物有关,并视情况调整药物种类,以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式,得以长期配合治疗,确实守护健康。
天生低血压用运动习惯养心、保健康
天生血压低者并非拿到健康心脏免死金牌,施奕仲提醒,更应培养运动习惯,让心脏有更好的适应能力。“把心脏想像成一颗马达,假设你平时都低速行驶,突然有一天需要高速行驶,这颗马达可能会无法负荷!”
这就是为什么低血压者应该要规律地适度运动,让心血管有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就是马达一直都低转速,平时要规律训练有高转速的能力(也就是运动习惯),这样就可以因应紧急的需求。
此外,低血压的人也应该关注饮食,施奕仲呼吁,可以根据健康检查的报告去适量摄取有助于血液循环的营养素,避免因为缺乏特定营养而导致血压进一步下降。
血压数值知多啲 (按图了解)
相关文章:【低血压】夏天出汗多容易血压低?9大预防方法要少食多餐饮咖啡
定期健康检查,了解自身血压基准
而若是血压突然骤降所导致的低血压情形,或是出现持续的头晕、无力、甚至昏厥,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是否有其他的健康问题。了解自己的身体,才是守护健康最好方法,建议搭配以下的健康检查深入了解。
- 动脉硬化仪检查:能帮助评估血管弹性,了解是否有姿势性低血压的风险
- 心脏超声波检查:确认是否有主动脉瓣膜闭锁不全,因其所造的高脉压现象也会引起血管硬化问题
- 长期血压监测:建立自己的“基准血压”,也能帮助及早察觉异常变化,避免误判与延误处理。
延伸阅读:
【本文获“Heho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