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7旬汉患青光眼 视力日渐衰退 中医施针减缓视神经萎缩

撰文: 联合新闻网
出版:更新:

6年前经诊断为有青光眼的77岁姜先生,近年来视力衰退越来越严重,前往台湾卫福部新营医院中医部求诊,经中医以“眼针”治疗多次,视力衰退情形明显减缓,视野增加3%,视神经萎缩区域没有明显增加。

新营医院说,“眼针”疗法是利用特制极细软针,从眼眶周围的睛明及球后穴等直接入针沿着眼球外肌肉层,深度约达6至8厘米,借以改善眼睛血液循环、活化眼部神经、肌肉,防止视力持续恶化。姜先生得知新营医院中医科有在施行眼针治疗,故前往就诊,经中医郭俊佑为其施针治疗多次。

相关文章:青光眼|7旬老妇误以为长脑瘤 原来是视力出问题 10类人属高危

+8

郭俊佑说,青光眼是一种视神经病变疾病,主要症状为眼压升高、视野缺损,大多数患者都是以眼药水控制眼压,其实也可辅以中医治疗。

他指出,眼针对于黄斑部病变、青光眼、弱视、假性近视、飞蚊症、干眼症等疾病都能起到一定改善,再配合头皮针、耳针效果更佳;尤其是对于视神经萎缩、黄斑部病变等眼底疾病,可以配合特殊针具针灸精明、球后等深层穴道,增加眼底的血液循环,进而增进眼底视神经的修复,甚至有机会恢复部分丧失的视力。

郭俊佑指出,眼眶周围的睛明穴、球后穴无法直直入针,须沿着眼球外肌肉层绕开眼球,深度约达6至8厘米,正确的眼针手法安全性高,不用太担心会伤到眼睛,加上日渐进步眼针针具,大幅降低了进针的不适及出血的机会。

不过郭俊佑也提醒,对针灸恐惧的人,眼针行针时无法放松会让眼周肌肉痉挛出力,这样会导致眼针与肌肉纤维纠结,导致进针困难与酸痛感, 这时通常会出针等待病患调整心态放松后再进行,如果太过于畏惧针灸者,可能就不太适合这种疗法。

【延伸阅读,更多银发保健养生建议】

视力健康|白内障、青光眼非到晚年才出现 即睇5大常见眼疾征状

+12

急性青光眼|5旬妇趴着按摩险失明 身高1.6米以下、55岁以上高危

+6

延伸阅读:

独/30岁高雄男“视力突变模糊”医师直觉不单纯 揭“1习惯”害的

护眼补充叶黄素 三餐深绿色蔬菜吃出好视力

【本文获“联合新闻网”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