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8旬翁半年2次中风 常规检查难发现 留意4大高危因子

撰文: 联合新闻网
出版:更新:

心律不整恐引发猝死危机,且有7成的心律不整患者有心悸、呼吸困难、容易喘、胸闷、头晕等症状,常见的心房颤动,有3分之1的人属于无症状,医生提醒,若有呼吸困难、频繁心悸、不明原因胸闷胸痛及容易疲倦等4大异常征兆,应尽早就医检查治疗。

心因性猝死包含冠状动脉心血管疾病、心脏衰竭、遗传性心律不整。中华民国心律医学会理事长暨林口长庚医院副院长温明贤表示,心房颤动发作时宛如“心脏发抖”,心跳不正常时,血液滞留在心房中积成血栓,当心跳恢复时,血栓随血液流到脑部,容易出现脑中风或猝死。

相关文章:中风|多数患者曾出现小中风征兆!专家教5招预防脑中风要日常做

+10

台湾林口长庚医院心脏血管内科主治医生张伯丞表示,约7成心律不整患者,会有心悸、呼吸困难、容易喘、胸闷、头晕等,虽可以透过心电图检查,但有3成的心律不整患者无症状,因此很容易疏忽,若未及时检查诊断及治疗,疾病可能持续恶化。

心律不整中常见的心房颤动,张伯丞表示,成年人心房颤动盛行率约2到4%,全台约30至40万人罹病,盛行率随年纪增加而成长,70岁以上的朋友心房颤动比率约1成。心房颤动患者平时需规律服用抗凝血剂,同时使用心房颤动药物,若无法用药物控制,可透过手术治疗。

一名80岁老伯发生脑中风,虽做了多项检测及心电图,但没抓到阵发性心律不整证据,因此未针对心房颤动提供药物,过了半年,老伯再次脑中风,医疗团队与家属决定把侦测时间拉长,确定为心房颤动,改用抗凝血剂、控制心房颤动症状药物,对症下药后老伯再也没出现中风。

收治上述个案的台北荣民总医院内科部心脏内科主治医生赵子凡说,80岁以上长者每10人就有1人有心房颤动,若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心房颤动危险性更高。他提醒,心房颤动无症状者,也可能发生脑中风,若大家有危险因子,或心跳时常不规则,应尽快就医检查。

7成的猝死是心血管问题导致,但民众却不自知。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内科系副院长张坤正表示,2016年《Mayo Clinic Proceedings》医学期刊中,一篇研究分析当时台中市270万人,针对心因性猝死数据发现,约19%与心律不整有关,日本、韩国也接近20%左右。

相关文章:高血压|降血压不只靠吃药 5类食物可常吃 肉类选这些取代猪牛

+6

张坤正说,台大医院、林口长庚、台中荣总、中国附医、高雄长庚等5间医学中心于2021年发表研究,研究自2013年统计至2019年,分析461名心因性猝死患者,包括81人为心律不整、380人非心律不整,前者平均年龄为64岁,男女比为8:2,后者平均年龄74岁,男女比6:4。

研究发现,若满足猝死4大风险因子“SACAF”,包括Sex(性别)男性、Age(年龄)小于65岁、Cardiovascular diseases(心血管疾病)曾有心血管病史、AF代表atrial fibrillation(心房颤动)。若患有心房颤动,相较一般人有高达2.6倍猝死机率。

中华民国心律医学会发起“搭上心动列车543 远离猝死好心安”,呼吁5大危险族群注意4大异常征兆,尽早就医检查治疗,并谨记3招预防猝死。

●猝死四大风险因子“SACAF”

S:Sex(性别),男性
A:Age(年龄),小于65岁
C:Cardiovascular diseases(心血管疾病),曾有心血管病史
AF:代表atrial fibrillation(心房颤动)

●五大危险族群:

1.年龄较大的长者
2.心血管疾病患者
3.有家族病史者
4.拥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
5.心衰竭病患

●四大异常征兆:

1.呼吸困难
2.频繁心悸
3.不明原因胸闷胸痛
4.容易疲倦

●三招预防猝死

1.适量运动
2.健康饮食
3.压力管理

【延伸阅读,更多银发保健养生建议】

长者健康|大便习惯突变、停经后阴道出血 6大警号银发族别忽视

+14

慢性发炎|红肉、内脏别吃太多?提防铁蛋白过高 增患癌中风风险

+12

银发健康|大脑40岁后将加速衰老 多吃五谷豆类10大食物助护脑

+17

延伸阅读:

备好雨具!豪雨持续轰炸宜兰 北部“4县市”要注意局部大雨

台湾首例屈公病现踪 七旬老翁去完东南亚染疫

【本文获“联合新闻网”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