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栓塞|7旬老翁下肢发麻发黑 严重须截肢 遇6征状要尽快就医
“医生!我的脚最近很麻,都不能走路。我以前每周都去骑车登山,现在只能每天在家。”70岁的李伯伯沮丧的跟医生说。李伯伯有高血压病史,这次因脚麻、无法行走而找上医生,经检查后发现下肢血管阻塞,大腿血液无法正常流动,造成脚麻、脚痛等症状。幸好及时就医检查, 若是没有及时加以正确诊断治疗,有可能会导致组织坏死,面临永久失双足的悔恨。
脚麻、足部冰冷等症状 未及时治疗恐截肢
台湾新北市立土城医院心脏内科蔡明龙医生表示,下肢血管阻塞与我们熟悉的心肌梗塞类似,都是因为脂肪斑块长期堆积后,血管内壁增厚造成血流空间变少,容易导致血管阻塞,产生缺血的情形。
相关文章:【每日3分钟】防血管老化只需2个简单动作!身体前屈即测血管年龄👇👇👇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16秒有1人罹患血栓疾病、每37秒有1人因血栓死亡。血栓可能发生于静脉或动脉,都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处理,难以轻忽,否则可能日后易会有中风、心肌梗塞,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脚麻、足部冰冷、下肢无力、间歇性跛行、伤口难以愈合、脚趾末端变黑等皆为常见的下血管阻塞症状。蔡明龙医生说,下肢血管阻塞若未及时治疗,皮肤将会缺血坏死,变成黑色,严重时甚至会并发感染而需要截肢治疗。因此若有以上症状,应尽早就医治疗,以免去截肢风险。截肢不仅会影响患者外观,也会影响各项身体能力,数据显示一年内死亡率高达34%,对病患跟家属来说是很大的心理负担。
相关文章:高血压|血压降可减药?补钙多饮水8种方法降血压红枣番茄护血管
下肢血管阻塞的发生与三高、抽烟、老化有关
蔡明龙医生指出,下肢血管阻塞疾病大多与年纪、老化有关。大约40岁会开始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下肢血管阻塞疾病发生率。有长期吸烟习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皆为动脉栓塞的好发族群。此外,和国外下肢血管阻塞发生率相比,台湾病患往往都到了末期,出现脚痛、发黑才进行就医,延误了治疗黄金时间。
涂药气球导管治疗 大幅降低血管再狭窄率
在药物治疗方面,蔡明龙医生解释,下肢血管阻塞初期和一般心血管疾病治疗方式类似,建议病人服用抗血小板、抗凝血的药物,降低阻塞风险,同时积极控制三高,预防阻塞发生。下肢血管阻塞末期患者,血管已严重阻塞,则可利用手术打通血管。手术可分成以下两种:
外科绕道手术:嫁接自体血管或人工血管绕道跨过狭窄阻塞部位
介入导管手术:使用导管气球撑开狭窄处,必要时放入金属支架。导管治疗是使用微创手术的方法,伤口只有一个小孔且恢复较快。
蔡明龙医生补充,外科绕道手术是较传统的手术方式,现多以介入导管微创手术为主流。在做导管手术时,可使用涂药气球导管,释放药物进入血管壁,大幅减缓血管再次阻塞的时间,降低血管再狭窄的机率。蔡明龙医生分析,涂药气球导管一年内再狭窄率约为10%,比起传统气球扩张术50-60%的血管再狭窄率来说,风险大幅下降许多,若病患经济许可,涂药气球导管不妨是个好选择。
相关文章:血栓|久坐饮水不足引起血栓或致命 量血压知风险手脚都要量?
如何预防下肢血管阻塞疾病?
预防下肢血管疾病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患有三高等慢性疾病患者,需正确服药并定期回诊。同时也要保持规律生活,避免太热、太冷或温差太大的情况,以免增加血管负担。蔡明龙医生也提醒下肢血管疾病者务必戒烟,这样不仅可以延缓阻塞恶化,也能降低中风、心脏病的风险。下肢血管阻塞虽然不易察觉,但可以提早预防,大家应时常检视自身状况,若有相关症状应就医进行检查,才能及早发现及治疗!
【延伸阅读,更多银发族保健养生建议】
高血压|一起床量血压唔准!夜间高血压中风增2倍正确量血压4要点
脂肪肝|严重恐致肝硬化肝癌!医教5大养生指南、2种脂肪肝食疗法
【健康饮食】4种有胆固醇也能吃的肉类 烹调禽肉前要做一个步骤
【本文获“健康医疗网”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