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年轻人现糖尿病前期症状却不自知?及早就医可逆转患病

撰文: Heho健康
出版:更新: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病,但现在必须重新定义了。”参与2025年世界糖尿病大会的中华民国诊所协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陈宏麟医师指出,亚洲糖尿病不仅与肥胖脱钩,正朝向年轻化,许多年轻人已经出现糖尿病前期,甚至罹患糖尿病而不自知。

陈宏麟表示,根据世界糖尿病大会公布的最新资料,亚洲地区糖尿病前期盛行率攀升,部分国家甚至已超过成人人口三分之一。更令人忧心的是,由于糖尿病前期初期症状不明显,诊断率偏低,许多患者都在“错过可逆期”后才被诊断,等出现疲劳、多尿、皮肤病变等症状时,病情已进展,迈向不可逆的第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早期症状易忽略(点击下图看清!👇👇👇):

+9

相关文章:糖尿病|长期高血糖损害记忆力?血糖失控增加罹患阿兹海默症风险

针对台湾现行代谢症候群防治计划主要关注于20~69岁族群,20岁以下青少年和儿童的糖尿病前期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亚洲青少年糖尿病前期的特殊情况

1. 较低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下的高风险:研究指出,南亚裔青少年即使在较低的BMI下,仍具有较高的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这与遗传、体脂分布等因素相关。

2. 疾病年轻化、糖尿病发病年龄更早、进展更快:近年来,亚洲地区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相较欧美人种,亚洲人罹病年龄平均提早5~10年,且在确诊时往往已有并发症。

在门诊第一现场,陈宏麟分享要提早检出糖尿病的困难,一般会到门诊的都是有家族史或突然变瘦、变胖,或是家属特别担心才来求诊,可是这些都是一小部份族群,其他并不会想到门诊筛检,另外也遇过有遗传性但没有警觉性的年轻族群,或是没有遗传性因生活习惯不良、暴饮暴食、爱喝含糖饮料,因为这些人完全没有警觉,也成为糖尿病的隐性患者。

糖尿病3大饮食禁忌(按图👇👇👇)

+2

相关文章:糖尿病症状丨吃多尿多糖尿病征兆?紧张压力大易中招!饮食3要点

因应策略

1. 学校健康教育计划:在学校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强调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对糖尿病风险的认识。
2. 社区参与和家长教育:透过社区活动和家长讲座,强调家庭在预防糖尿病中的角色,鼓励家长为子女提供健康的饮食和生活环境。
3. 定期健康检查:为高风险青少年(如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等)提供定期血糖和相关指标的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4. 多部门合作:卫生部门、教育机构和社区组织应协同合作,制定和推行针对青少年糖尿病前期的综合防治策略。

2025全球糖尿病管理指引出炉:不再只跟血糖数字奋战 个人化保全身

台湾基层糖尿病协会理事杨宗衡医师分享治疗指引重点:

1. 以病人为中心:治疗计划会更看重您的整体健康状况、心血管与肾脏风险、体重目标,甚至是生活方式与偏好。不再只是看血糖数字
2. 不只控糖,更要护心肾肝:管理糖尿病,绝对不只是降低血糖,最新实证都指向保护心血管、延缓肾脏病变的重要性。同时,关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病
3. 生活型态管理与药物治疗:近年来备受瞩目的GLP-1受体促效剂 (如瘦瘦笔、瘦瘦针相关成分) 和SGLT2抑制剂 (俗称排糖药) 等,强调在控糖之外,对心血管和肾脏保护的作用
4. 体重管理的重要

相关文章:糖尿病|胰岛素阻抗可致血脂异常 医盘点8症状留心眼睛周围浮肿👇👇👇

+8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呼吁,应将糖尿病前期视为“可逆的慢性病”,并将早期识别与健康行为介入纳入全民健康政策。从无感到有感、从可逆到不可逆,只差一次筛检的距离。

延伸阅读:

性行为中的尿失禁其实可治!解决亲密时刻的“漏”难言困扰

【本文获“Heho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