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眼压异常致视神经萎缩!医提醒及早做这件事可保全视力
青光眼是常见的眼科疾病,且是持续进行的视神经病变,而损坏的视神经会产生对应的视野缺损。眼科医师表示,青光眼是一个不可逆的疾病,一旦被诊断为青光眼患者即应积极治疗,控制眼压以防止视神经受到进一步伤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青光眼是世界第2大致盲原因。台湾安南医院眼科医师林佳蓁表示,在台湾青光眼患者已超过34万人,近年来由于高度近视人口比例增加,再加上诊断科技的进步,青光眼的发生率逐年提高,且年龄层有年轻化的趋势。
为什么会造成青光眼?(点击下图看清!👇👇👇)
避免视神经恶化 及早诊治是关键
林佳蓁分享临床案例,台湾64岁陈先生为高度近视患者,最因眼睛疲劳、视力模糊,至医院眼科检查,医师替他做眼底检查时,意外发现视神经盘凹陷扩大,遂进一步安排眼角膜厚度量测、神经纤维扫描及视野检查,确诊青光眼。
医师的诊断,让他想起母亲也是青光眼患者,自己却未曾接受过相关检查,幸好及早诊断,目前只是周边部分视野缺损,现开始用药物积极控制眼压,避免视神经继续损伤。
另一位台湾48岁王小姐曾因近视900度接受过近视雷射手术,日前因眼睛干涩来到医院检查。初步检查显示王小姐视力、眼压皆正常,但她提到父亲和姐姐都有青光眼,便安排进一步检查,发现她双眼视神经盘凹陷增加、神经纤维厚度下降,同时合并典型周边视野缺损,确定也是青光眼患者。
▼眼球过早老化易得4大疾病(点击下图看清!👇👇👇)
相关文章:近视|800度眼龄如同80岁 深近视易致4大眼疾视网膜剥离高10倍?
青光眼是一种持续性视神经疾病
林佳蓁表示,青光眼的产生是由于眼压异常(正常人眼压平均在12至21毫米汞柱)而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逐渐缩小,是一种会持续进行的视神经疾病,所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回复,因此又被称为“无声的视力杀手”。
成人青光眼种类大致可分为“隅角开放性”、“隅角闭锁性”和“次发性”。以常见的隅角开放性青光眼为例,典型的视野缺损常从周边慢慢往中心发展,早期几乎无症状而不易被察觉,疾病便趁此时无声无息地缓速发展,造成不可逆的视神经损伤,最终导致永久性视野或视力丧失。
为什么会造成青光眼?
造成青光眼的原因很多,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眼球内部压力(简称眼压)过高。人体的眼球内部充满了一种称为“房水”的循环体液(介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负责维持眼球内正常的压力,当眼球内作为排水管的“隅角”如果塞住,房水排不出去,就会引起眼压升高,因而造成青光眼的风险。
但高眼压并不是青光眼的必要条件,即使眼压正常,仍然可能患有青光眼。林佳蓁说明,除了眼压外,家族有青光眼病史者、年龄超过40岁、糖尿病患者、患有高血压或其他心血管疾病者、高度近视者与高度远视者、长期使用类固醇、眼睛受过外伤者,以上都是造成青光眼的危险因子。
相关文章:青光眼|7旬老妇误以为长脑瘤 原来是视力出问题 10类人属高危👇👇👇
青光眼如何治疗?
近几年,像王小姐一样接受近视雷射手术的人越来越多,由于雷射手术会使眼角膜变薄,术后经角膜量测到的眼压容易偏低,进而导致眼内压被严重低估。因此,术前完整的评估,包含角膜厚度量测、视神经扫描、视野检查,十分重要。
青光眼是一个不可逆的疾病,一旦被诊断为青光眼患者即应积极接受治疗。林佳蓁表示,目前对于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雷射治疗、手术治疗、合并治疗。各种型态的青光眼有其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均先用雷射或药物控制,若不能完全控制时,再用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护眼食物】抗氧化防蓝光眼干 护眼10种食物牛肉柠檬番薯都得!👇👇👇
她强调,青光眼虽然不是一个能够完全治愈的眼疾,但是只要能及早正确地诊断与治疗,并与眼科医师密切合作,依然可尽力将眼压降低或控制在稳定的范围,防止视神经的进一步恶化,以维持眼睛在最佳的状况。
根据台湾卫福部食药署建议,40岁以上成人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青光眼相关评估。林佳蓁特别提醒,有高度近视、家族病史等风险因子的高危险群,更应提高警觉,及早接受详细检查,才能揪出可怕的“视力小偷”。
延伸阅读:
【本文获“Heho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