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4种体质妇女易出现先兆小产 中医师教安胎5大原则

撰文: 阿言
出版:更新:

怀孕初期,准妈妈总是战战兢兢,担心胎儿无法健康生长。现在不妨进一步了解甚么是作小产(先兆流产),以免不幸遇到的时候不知所措。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一般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现代医学指出,高龄产妇(35歳以上)、有流产史、患代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喝酒)等妇女容易出现先兆流产。
本文作者:博爱医院萧智扬中医师

先兆流产,若经妇科检查确认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一般经过休息及积极治疗后症状可消失,继续妊娠。相反,若调摄不当,阴道流血量增多,或下腹痛加剧,难免发展为流产。除了先兆流产外,异位妊娠、葡萄胎及子宫肌瘤等疾病,均可引起阴道出血,尤其是异位妊娠,为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必需及时处理。若出现妊娠阴道出血,建议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

中医将“先兆流产”称为“胎漏”及“胎动不安”,两者的区别在于胎漏只有阴道出血而无下腹痛或腰背痛,而胎动不安则两者兼有。主要发病机制是冲任气血失调,以致胎元不固。根据患者的体质,一般可以分为“肾虚”、“气血虚”、“血热”、“血瘀”等不同证型随证治疗,以缩短出血时间、减少疼痛、提高胎儿存活率为目的。

肾虚证
常因孕后房事不节、或突受惊吓,损伤肾气所致。可伴有头晕耳鸣、两膝酸软、小便频数等症状。临床上多用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等药物补肾填精,固冲安胎。

气血虚证
多因劳累过度、饮食营养不足、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而致。可见疲倦气短,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或苍白等症状。医师常用人参、黄芪、白术、熟地、当归、白芍等药材补气养血安胎。

血热证
多见于长期郁怒、过食辛辣煎炸、身体有感染的病人。多兼有心烦失眠、口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深黄量少等症状。临床可用生地黄、黄芩、黄柏等中药清热凉血安胎。

血瘀证
多因孕后跌仆闪挫,劳力过度,或素有各种妇科肿瘤,以致胎元损伤。药用桂枝、茯苓、赤芍、桃仁、牡丹皮等中药祛瘀消症安胎。

除了中药治疗外,孕妇亦需注意妊娠期的保健及卫生。

+3

以下有5大原则,帮助孕妇们能更好的安胎。

安胎5大原则:

劳逸结合
孕妇不宜过度负重;衣服宜寛松,避免紧束腹部和乳房;睡眠要充分,但不能过度贪睡,要适度活动。

调节饮食
尽量选择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不宜过饱,亦不宜过食生冷食物。妊娠后期饮食不能过咸,以预防妊娠水肿。

慎戒房事
孕期必需避免房事,尤其是怀孕初期3个月及晚期2个月。房事会增加先兆流产的风险,更有机会引起感染。

注意胎教
孕妇的情绪亦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怀孕要避免郁怒、悲伤,调节情志。

定期检查
定期的产前检查是孕期保健的重要措施,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纠正。

所以,了解下阴出血和腹痛原因至关重要,祝愿各位准妈妈免于先兆流产的不安。如有任何疑问,请向注册中医师查询。

+1
博爱医院萧智扬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