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女童总“侧住头”看电视 妈妈初期忽略 医生查出是这问题

撰文: 联合新闻网
出版:更新:

1名4岁女童有着一双明亮大眼,但看电视时总是头歪一边,阅读绘本也常瞇着眼,加上最近走路摔得到处瘀青,妈妈原以为是平衡感不好、运动神经差,直到其他妈妈建议就医检查,才发现是弱视惹的祸,所幸经治疗矫正后,看东西不再吃力,医生也建议家长若察觉异状,应尽快就医。

台湾亚洲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医生李升达说,家长常不易察觉幼童弱视症状,但一般而言,若6岁以上儿童,视力无法达到0.8以上,或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视力表两行以上时,就有弱视的问题。原因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引起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下降而又无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眼科疾病。

相关文章:儿童近视|小朋友难意识自己视力问题 家长留意9个征状及早发现

+5

他举例,若发现家中小朋友看东西必须凑很近,或者拿取物品时抓不准距离、下楼时常跌倒,甚至喜欢歪头、瞇着眼看电视及阅读等,一旦又出现异常的头位看东西,此时就得警觉不仅是视力出现问题,甚至已经对身体其他部位的发育造成影响,像是肢体活动不协调,左右不分等。

此外,弱视双眼的屈光度出现差异,弱视的那只眼睛在阳光下常会瞇成一条线,越来越怕光,视力随之下降,并出现眼神飘移涣散、无法注视物体,以及眼球没有规律地来回转动、颤动,这些都要警惕是否弱视上身。

不少家长担心弱视问题会影响孩子一生,李升达提醒,0至3岁是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期,3至8岁是治疗的敏感期,12岁以后再治疗弱视,视力恢复的机会就越来越小。因此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家长务必要把握黄金期。

相关文章:儿童近视|经常瞇眼、侧头就系近视先兆?视光师:要留意8个情况

+4

李升达建议,治疗弱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消除弱视危险因素,例如矫正屈光不正(配戴眼镜)、手术治疗(适合白内障、玻璃体或角膜混浊、上眼睑下垂),另一种则是药物性或光学性压抑疗法,例如遮盖和压抑优势眼,促使弱视眼“更用功”,提高较差眼的视力,改善斜视的状况,如果非弱视眼是属于远视眼,也可以透过药物性压抑疗法治疗。

他强调,0至6岁是孩子眼睛发育的重要时期,一旦错过了发育治疗的关键时期,导致日后出现斜视或视差,将会影响到双眼立体感发育,不仅一辈子视力会有所影响,日常生活也会深受其扰,例如影响开车、绘画或测量等工作。

【延伸阅读,更多儿童健康建议】

儿童身高|牛奶早上喝 不及这时间喝更好?原来这是骨质成长时段

+3

面包当孩子早餐易肥兼影响专注力? 6种常见包点随时热量爆灯!

+12

子女皮肤、呼吸道敏感“咁就一世”? 了解2大过敏症关键转捩点

+2

延伸阅读:

前主播疑吃鸣日号便当腹泻 台铁认没检验、交长允加强

饲料价翻扬 农委会拟建议饲料免征营业税延到6月

【本文获“联合新闻网”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