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唔易做】多次戒毒未能成功 最终为细女一句说话远离毒海

撰文: 梁蔚澄
出版:更新:

“企硬!Take野衰硬!”、“你玩药?药玩你!”、“滥用药物毁前程 热爱生命创明天”,这些不同年代的香港禁毒广告,你又知多少?往时,也许你会因听着电视不断播放的口号而感到烦扰,但这样的警告却又不自觉印在脑海内。中年妈妈阿仪(化名)在成长过程中,从未听过这样的讯息,更遑论要她向“毒品SAY NO!”十几年来反复徘徊在毒海与正常生活之间,最后因细女而决心戒毒,她回忆道:“想不停追求平静,所以不停食,原来我一直在浪费生命。”摄影:陈焯𪸩

每人也有逃离现实的方法,阿仪(化名)选择了吸毒。她说:“食那一刻,好平静,所有感觉好似慢了,听觉、知觉……总之好静,好舒服。所以觉得烦时就食,这样下去便恶性循环了。”现在听来,毒品,好像离我们很远,其实它从没离开过,只是吸食的形式转变了而令情况变得隐性。在此对谈,要她分享心路历程,即要她回顾大半生,她却以爽朗的笑声回答:“其实我系好好彩的一个……”

以前见到差佬要避,依家光明正大咁行街。
阿仪(化名)

阿仪生于基层家庭,当时还未推行免费教育,11岁便辍学,到工厂做非法童工来帮补家计,当政府人员检查时便要“走鬼”。这样的生活直至17岁那年,遇上比她大一两岁的男朋友后才有重大的改变。当时阿仪对于海落英、“追龙”(吸食毒品的方法,把压成粉末的海洛英放在锡箔纸上,用打火机把其烤成白色烟雾以便吸食)等毫无认识,男朋友带她前往吸毒场所,尝了一口后便跌进漩涡内:“第一口是不舒服,会令你呕,而且呕得好厉害,不过几次后就上瘾了,不吃会好辛苦,又会打呵欠、流鼻水、手脚很痛,不知道怎样放才舒服。”为了应付上瘾的开支,她惟有偷偷变卖家中物品,每天起床后只是在想如何揾钱揾食,时间就是浪费在这个地方,她回忆说:“当时一日要花百多玩买毒品,一次最少30元,当时的物价,以一包烟为例,大约5元左右。”

糊里糊涂诞下女儿

十月怀胎的过程应该包含苦与乐,除了感受小生命的跳动,肚子渐渐变大,还有各种不适,如脊柱受压、孕吐、食欲差或偏食等,吸毒不久,阿仪便怀孕了,对孕育生命,她却苦笑:“可能是毒品影响,整个人感觉迟缓,唔舒服就食,无感觉是在怀孕。”17岁多的年轻少女,没有迎接新生命的准备,也没想过将来,更没有想过需要负上怎样的教养责任,“拖拖吓就生了”。但母亲怎会不知情呢?她说:“可能我当时有点肥,又成日不回家了,所以完全唔知。当要生的时候,医院打电话俾阿妈时,说了一句‘无可能!’”幸好,阿仪当时毒瘾未算深,在医院数日后也可脱离毒品,而BB需在氧气箱内住一星期便出院,没有因妈妈吸食毒物而有太大影响,只是体重较轻。

现在真的感受到蓝天白云,亦关注到家人的需要。

为细女决远离毒海

大女由阿仪的妈妈及姐姐照顾,自己则出去赚钱养家,可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戒了又再食,食完又再戒,曾自愿戒毒,更进出强制戒毒所3次,虽然阿仪把母亲的责任放在她的妈妈及姐姐身上,甚少与大女交流,并没有亲密的接触和关系,更恼阿仪不断重回毒海,但大女仍然前往戒毒所探望阿仪。家人并没有离弃阿仪,但她最后还是敌不过自己的心魔,“最后还是控制不了心瘾,当时好辛苦、好无助,觉得没有出路。”她渴望将来,但其实早已走进死胡同,成功戒毒,不代表可以改变现有环境、社交圈子,很易重蹈覆辙。

于是她的父母在内地收养一个小朋友,说自己年纪大,凑不了,需要阿仪帮手。阿仪喜欢小孩,又想顺老人家心意,于是回去照顾这只有个几月大的女儿。她说:“初时只是帮手,但无想过会投放感情,甚至当系亲生女。有一次,因为柜的螺丝松了,朋友帮手在底托起,我在下面修理,怎料只得1岁的细女大哭大叫:压死我妈咪喇!压死我妈咪喇!”这一次,令她决心为了女儿的将来而戒毒。其后她带着女儿回港,二人回港后,阿仪亦有吸毒的习惯,最后透过香港戒毒会美沙酮治疗计划辅导服务,成功戒除毒瘾至今。

与大女冰释前嫌

她离开香港接近8年,怎样从投社会呢?她笑说:“以前试过见一间快餐店的工,我唔想再呃人,整个心境变了,于是在工作申请表内填写因吸毒而有犯罪纪录。”结果,还是没有工作,幸得在社工的鼓励下,先后参加不同的培训,亦在由汇丰社区伙伴计划资助、为美沙酮服药人士子女而设的功辅班做义工,细女也一同参加,最后更获全级第一。当初,阿仪说自己是“好好彩”的一个,当中最大的原因是大女与她和好,当阿仪成功戒毒后,与她坦诚相对,并后悔当初没尽母亲的责任,她说:“当时大女虽然背住我,但我知佢听紧。”最后她们随着泪水而释怀,阿仪希望年轻的一辈,不要踏上毒海,感受身边关心你的人,才最重要。

做父母唔易,在漫长的育儿道路上大家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如果你有故事想跟我们分享,请把你想分享的内容及联络方法传至parenting@hk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