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家庭】为儿子健康全家转食素 爸爸煮精致素菜保营养

撰文: 李欣愉
出版:更新:

潮流兴素食,为了追求健康生活,不少家长也带同子女转为食素。但缺少肉类,会否令发育中的小孩营养不足?卖相甚“寡”的斋菜,又如何吸引小孩进食?Jimmy和Leann自儿子一朗出世后,为了全家健康而变成素食家庭,任职设计行业、爱好绘画和烹饪的Jimmy认为素食不一定很“寡”,只要花点心思,也可把素菜变得吸引力十足。摄影:李欣愉

在透着日光的厨房内,Jimmy及太太Leann悉心地准备着各道前菜。

下着雨的周末,Jimmy在大埔林村举行了一场日式素食体验,走过一段婉延的小𠇹,便到达一间憇静朴素的小棚屋,大厨Jimmy正在准备待会分享会的菜式,淡雅的前菜、主菜到甜品,都用小盘子盛载,不管内容是肉是素,已令人食指大动。我问Jimmy日常是否也会如此精心准备,以吸引一朗对素食的兴趣,他笑说当然不是:“平日都比较简单,把所有食物都放进大碗,一朗又不太计较卖相,只要味道适合,他就喜欢。”

不油不寡的素食

当日的素食一共有六道菜,轻巧的卖相中包含了大量心思:柚子大根配上一点柚子胡椒,清新中带一点辣劲;金山寺味噌伴青瓜,爽味带一点咸味;香菇油渍饭上洒上少许柚子增加香气;最厉害要数蕃茄紫菜汤,以昆布高汤淆好蕃茄后隔去蕃茄渣,汤水清澈却鲜味浓郁。六道菜当中,不少是因为一朗的饮食习惯而来:一朗不爱吃菜和喝汤,Jimmy唯有花心思把蔬菜变得美味,偶尔下发现一朗接受金山寺味噌,便把味噌配上青瓜增加吸引力。而蕃茄汤配上小孩至爱的紫菜,又吸引到一朗的兴趣。

Jimmy一向不善长烹饪,但为了引起儿子的食欲,努力钻研他喜欢的素菜。

Jimmy不是专业厨师,也从没学过烹饪,下厨煮素菜是他的兴趣。作为家长,Jimmy知道很多父母都想给子女提供健康的饮食,只是不知如何实行,Jimmy指出只要做足功课,素食也能摄取足够营养:“铁质可从菠菜获得,亚麻籽含奥米加3,豆腐亦提供大量蛋白质,这些小孩成长必需的营养都可从其他健康食品获得,不一定要从动物身上摄取。”

(受访者提供)
Jimmy会邀请一朗一同入厨,切切菜或挤面团,让他从实际经验中学懂避开厨房的危险。(受访者提供)

习惯成自然

坊间的食物,不少也是含有肉类的菜式,如汉堡包、炸鸡等,这都是小朋友最爱的食物,5岁的儿子一朗怎能抵抗诱惑?Jimmy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秘方,只要习惯了便没有问题:“一朗的幼稚园也奉行素食,外出用餐时也不会大鱼大肉,牛扒、麦当劳也不会让他尝试,他没试过,自然不会要求吃,就如你吃惯了清淡的口味,便不会喜欢浓味食物。”有时候,一朗也会扭计想吃蛋,Jimmy会适当地满足他。“他特别喜欢吃蛋,除了偶尔提供蛋类食物,也要想些方法引开他注意力。如果一朗想吃薯条,我便自己做;他想吃汉堡,也可用豆肉做,这些食材都不难买到,素食并不复杂,也不需要用到昂贵的食材。”Jimmy和Leann两夫妇坦言:“食素只是对健康的追求,而不是一个‘戒条’,食素并不会造成心理压力。”,他们偶尔也会食鱼肉。

Jimmy购买现成食物时也会注重食物成分,例如不会购买含动物性鱼胶粉的糖果,日常亦会以仙人掌糖、甜菊叶、椰子糖来取代白砂糖,又或自制香蕉燕麦曲奇。“一朗出生后,我们便开始留意饮食的资讯,虽然转为素食后身体没有很戏剧性的转变,但吃得更安心,对环境也有好处。”在记者眼中这一切实行起来都会有一定困难,Jimmy却不觉得,你觉得所有都是一滴一滴累积而来:“这视乎父母希望提供一个怎样的环境给子女,只要多上网看书做功课,逛超市多留意成份标签,慢慢便能建立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

(左上)柚子大根。(右上)稍加煎香的豆腐,配上腌制的昆布和蔬菜。(左下)蕃茄海苔汤。(右下)香菇油渍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