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养|爸爸的教养方式 影响小朋友太早独立?|谭鸿昌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想必是每个爸爸妈妈的一种责任,所以会有爸妈想尽早让小朋友学习独立自理。东西方国家的爸妈在培养子女“自我”特质上都采用不同方式。
【编按:作者为注册社工谭鸿昌】
以日本为例,爸爸往往要求小朋友注意礼仪、尊重长辈;同时亦会让小学的小朋友自己学会返学放学,从搭乘地铁、自行解决路上的问题等。这种家庭教育风气造就小朋友在自我介绍的内容上,较多偏向于自己与其他人的关系、容易了解自己在不同环境的角色,但是与家人间的关系,尤其是上辈,则难于建立亲密感。小朋友会较倾向于外求这种关系,与父母较少倾诉心事及困难。
而欧美国家的父亲会为学龄孩子梳理头发,亲自接送上学,尽量争取多与小朋友沟通的机会。虽然小朋友没有日本的小朋友般独立早熟,但却能与爸妈有更深厚的关系。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呢?
根据德国发展心理学家Heidi Keller研究发现小朋友的自我特质可分为两个模式:“独立”模式跟“相互依存”模式。
各位读者家长,请先用一分钟时间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如果你的答案多为形容自己个人,如“我是一个乐天的人”、“我喜欢运动”等,属于较“独立”的人格特质;如果系你的答案是较多与人的连结,如“我有一个小朋友”、“我是2个孩子的妈妈”等,则属于“相互依存”的特质。
“独立”特质的小朋友较倾向以自己的精神状况、个人素质为中心,各种情绪下都表现得较稳定,自主性亦较强;而“相互依存”特质的小朋友则较容易理解自己是社会的一部分,与人相处较和谐,亦愿接受权威层级。
从教养上想培养出“独立”或“相互依存”特质的小朋友,爸妈可先了解自已的想法:
独立亲子教养方式:
相互依存亲子教养方式:
参考资料:Heidi Keller(2008), The Multi-voicedness of Independence and Interdependence: The Case of the Cameroonian Nso
相关文章:【儿童成长】食物器皿都讲究 日本孩子快乐健康秘诀因7个小习惯
作者:谭鸿昌(注册社工及认证家长教练)
作者机构网站:https://www.dadsnetworkhk.org/
从事社福工作十余年,有感香港社会对爸爸的服务及支援不足,故加入DADs Network工作,分享父职教养心得,及组织香港的爸爸、推动积极父职运动(Active Fathering)。
机构简介:
香港父职服务机构DADs Network于2015年成立,志于推动积极父职(Active Fathering)及组织香港爸爸建立互助平台。机构于2016至今,与香港幼稚园及小学、社福机构举行超过70场名为“与爸爸有个约会”的父职讲座,提醒香港爸爸需要多参与孩子教养工作。当中95%参加者于活动后都表示愿意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并承诺愿意与孩子定期约会。机构会定期进行聚会,让爸爸互相交流分享亲职教养心得,组织全港首个纯爸爸教养互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