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长时间留家出现情绪失控尿床 专家教你如何应付儿童倒退行为
全港学校已全面恢复面授课堂,但不少家长发现子女因经历长时间停课在家学习,除了出现活动空间减少及不能与同学见面,亦有不少小朋友出现“倒退行为”,即本来懂得做的事却突然好像不懂得做,驻校教育及家长支援顾问Winsy Poon表示在她收到的个案中,有小朋友出现尿床、经常大哭、发脾气、失眠、缠人,甚至坐不定、不愿做功课及与兄弟姊妹闹交等退行为,而家长可把握这个关键时间为小朋友建立安全感,令关系更密切。
按图即睇儿童行为倒退问题成因及处理方法:
大人小朋友也会有倒退行为?
倒退行为在小朋友成长发展过程中很常出现,在疫情之下很多家长也看到小朋友出现多方面的倒退行为,Winsy说:“因为疫情而出现倒退现象其实亦是正常,除了小朋友,大人都有机会出现,但因为大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高,当看到大人突然之间情绪变差,这便是倒退现象的症状之一。”Winsy表示父母们不用太过担心,除非在疫情完结后,仍持续长时间看到小朋友行为倒退,才需要多加留意。
倒退行为源自压力
而小朋友为何会出现倒退现象,Winsy表示最大的原因是压力、焦虑、失落或突发性事故,她说:“因为小朋友很需要安全感,例如转新学校或转了老师间,生活上的突然转变也可为小朋友带来不安或压力,因为过往是可以返学,但疫情令他们停学,甚至连外出的机会也减少,这个变化对小朋友来说是很大的,加上有些家长可能留在家中工作,但又不是陪伴小朋友,这会令小朋友很不知所措。”
生活细节上改变
Winsy还提到小朋友看到周围的人戴口罩也有可令小朋友担心,她建议家长可以向小朋友解释。“因为疫情,家长可能放工回家未必像以前立刻抱小朋友,在外面亦减少了身体接触的动作,也令小朋友产生很大的压力,不安与恐惧,所以家长可以让小朋友知道发生甚么事,虽然小朋友未必完全明白,但也有助舒缓情况。”
首当其冲是未懂说话的孩子
Winsy认为倒退行为尤其影响未学会说话的小朋友,她说:“年纪较大的小朋友可以通过发脾气或者说话表达出来,年幼的孩子未懂得表达自己,只会因为与平时不同而感到恐慌,出现倒退行为,有家长会跟我说他的小朋友明明已经戒了尿片,但却又尿床;有例子是经常大哭、小小事情就发脾气;又或者原本是自己睡眠,但突然要求与父母同睡才能入睡;有的很痴身、缠人,严重者连妈妈上洗手间也要跟着;也有的是吃饭时跑来跑去,坐不定,总是离开坐位;还有更多是不愿做功课、不愿收拾、与兄弟姊妹闹交等等,都是常见的倒退行为。”
责备与惩罚只会弄巧反拙
由于环境变化,家长的情绪变化也令到小朋友感到不安,加上对未来所发生的事情有不熟悉与不确定,Winsy认为父母首完不要责备或惩罚小朋友,因为这样做只会将情况恶化,她说:“小朋友自己本身也不想有这个倒退行为,家长必须要留意,我们可以做最好的是肯定小朋友的感觉,认同他们的感受,尝试问他们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否有担心的事,让小朋友感受到关怀和支持,同时父母是知道自己不安,而父母是在乎他的感受,把握这刻去帮助小朋友建立安全感和支援,从而减轻焦虑。”
家长可以这样做...
另外,Winsy建议家长要建立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小朋友觉得安心,她说:“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倒退行为时,要明白小朋友是焦虑。家长可建立及确保家庭环境的安全,同时进行多一点拥抱、亲亲、多点笑容,让小朋友感受到爱而增加安全感,有效减轻小朋友的忧虑,从而帮助倒退行为。”
适量运动不可缺
Winsy亦建议长可以与小朋友一起制定生活时间表。“不是要编排一个密密麻麻的时间表,而是一个定时定候的时间表,包含早午晚三餐、休息、玩乐、看书、冲凉都放入时间表,这有助小朋友预计每天做什么、大概会发生的事情,令小朋友更安心,建立安全屏障基础。”Winsy认为如果小朋友没有时间表在脑海,就会觉得很空泛,容易无所适从,影响行为变得松散,而与家长与小朋友一起制作时间表,也是给孩子尊重,有助建立亲子关系。最后,Winsy建议家长在时间表必须加入运动。“如果不能出门,每天抽15至30分钟跳绳、伸展做亲子运动也很好。”
相关文章:红雨上课日│暴雨下不忍学生湿脚 有小学校工逐一孭学生落校车
长櫈铺路家长大赞
为避水氹 校工逐个孭小朋友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