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铭恩小学入夜后变社区饭堂 学生当义工派饭为区内长者送暖
新界妇孺福利会基督教铭恩小学(下称铭恩小学)从1月下旬开始,逢星期一、三、五黄昏6时起,把操场变成饭堂,为过百名大埔区独居长者派发由惜食堂在深水埗工场提供的免费饭盒,校长何彦辉希望校尽其用之余,也提供机会予学生回馈社区。摄影:欧嘉乐
家长学生齐心投入
星期五傍晚,你与孩子会做什么?可能是准备享用晚餐,也可能是赶著完成功课。大埔铭恩小学一年级学生姚靖在平日上体育课的雨天操场转来转去忙过不停,与妈妈及姊姊服务著正在学校用膳的长者,为他们递上纸巾、送上水,十分卖力。
看到记者的镜头,姚靖显得有点怕丑,姚靖妈妈说:“我们曾在其他地方试过派饭,知道学校有这个活动,立即参加,细妹年纪尚小可能未知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有时放学会说累说饿,但每次叫她来帮手,她又爽快答应。”三年级的姊姊姚翊,虽然不是铭恩小学的学生,但同样卖力投入。
老师放下校务当义工
那边厢同样勤快在盛著饭菜的,是在铭恩小学任教中文科的周燕洲老师,在香港当老师工作量大,但她逢星期一放学后,仍自愿留校做义工。她说:“时间是自己安排,不会阻碍处理校务,平时我也会做义工,现在那么方便,放学行几步就可以做义工,我很多同事也会自发参与。”
她认为老师的工作是教育香港下一代,做义工亦一样是身教下一代,只是表达方式不同。除了铭恩小学的师生及家长,惜食堂与铭恩中心也会派出义工前来协助,周老师每次看到大家群策群力完成任务,既深刻又感动。
校长亲力亲为搬台派饭
一手策划派饭活动的何彦辉校长,除了生病之外,从不缺席每次派饭活动,以身作则由派饭到欢送长者,搬台叠櫈也亲力亲为。他笑言每到五时半,便自然想来跟老人家打个招呼,问候一下,感谢他们来到学校。活动虽刚起步仍在摸索阶段,但由饭堂的出入口安排,饭桌与椅子的摆位,盛饭派饭的流程,他边做边检讨,希望可以进行得更畅顺,更便利长者。
学生表演增添欢乐气氛
下一步,何校长构思会在开饭前加入学生表演唱歌、 魔术、 玩乐器等环节,令饭堂凝聚更多欢乐气氛。他说:“来到饭堂的长者均是由铭恩中心安排,由刚开始约有80位逐渐增加至110位,希望未来可以增加更多座位,老人家也是住在附近的大元邨、富善邨、富亨邨,他们吃完饭会自己回家,因为独居,平日未必有太多人与他们聊天,不想他们吃完饭就离开学校,来到这里除可与街坊聚聚,更希望小朋友可以跟他们倾偈接触,看到小朋友笑老人家也会跟著笑。”
学校顾问朱子颖穿针引线
对于惜食堂的配合与协助,何校长深感佩服。“惜食堂的帮忙已是极致,当初在学校顾问朱子颖的介绍下认识惜食堂,很佩服惜食堂帮助老人家之余,还会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 要令老人家吃得舒服自在、有尊严;同时,感谢铭恩中心协助邀请长者参予,没有长者成不了事。政府提供这间校舍给我们办学,但每日五时多,学生放学校舍关门,觉得浪费了资源很可惜,何不将它开放给社区?让更多人可以享用这个空间。”
小学生力量无限大
除了地尽其用外,何彦辉校长更希望学生透过亲身参与义工服务,感受到回馈社区带来的归属感与满足感。“小朋友拿著水壶为婆婆斟水,或者向老人家递上纸巾,都已经是一个帮忙,很想让他们知道自己年纪虽小,但也有力量可以帮助别人 ,回馈社区。”
【第一届武博】立即购票参加5月3至5日于九展举行的第一届香港武术及搏击运动博览,从武术电影、武馆街游戏及过百个体验班,体验武术运动,眼界.决定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