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学业与运动有助升中 基爱小学校长:做运动需具热情及目标
想提升子女升读心仪学校的机会,方法并非只有提升学习成绩。圣公会基爱小学张乐霈校长早前接受“01教育”访问时提到,现时愈来愈多中学有意录取运动员学生,认为他们能够兼顾学业及运动,足证他们自律、不轻言放弃,是中学期望学生拥有的特质。如果家长计划安排子女多接受运动训练,需要注意两大关键,包括子女是否对该项运动有热情,以及为子女设下目标。她亦提到,让学生从运动中看到自己进步,有助培养信心。
学校不再只看成绩 能兼顾学业与运动有助升中
要考入心仪学校,大多父母或会认为方法离不开多读书及考高分,但近年注重成绩以外的学校亦愈来愈多。张乐霈校长解释,现时不少中学于收生时不会只考虑成绩,举例如果两名学生成绩相近,有接受运动训练的一人即使成绩稍逊,亦可能有更大机会获取录,“(如果学生)又玩运动又读书,两样都唔错,平衡得到,其实佢𠮶个发展潜力更加大”。
她补充,学生可以从运动训练中培养坚毅、不轻言放弃等运动员特质;如果学生曾到外地参赛,国际视野亦会较广阔,这些都是中学收生时会考虑的因素。她建议家长,如果心仪的学校竞争激烈,就更应该支持子女参加运动训练,增加获取录的机会。
【想知道张乐霈校长建议家长如何帮助子女兼顾学业及运动?立即点击连结阅读另一篇访问文章:考试到就要暂停课外活动?基爱小学校长教如何与子女讨论分配时间】
参与运动训练需注意两大关键 为子女带来正面影响
要使运动对学生发挥正面影响,帮助升学以至是成长,首先要学生对该项运动感到热情。张校长以学生参加跳绳比赛的经验为例,说学生于比赛时即使到了休息时间,以至是比赛完结,都有自我加操,直言不觉疲累。“我谂作为家长,你见到小朋友肯为一件事付出咁大努力、咁有恒心,呢件事已经有帮助”,日后子女遇上困难逆境,这些坚毅不屈的经验就是面对挑战的信心来源,家长亦以此鼓励子女。
另一关键就是设定目标,“正如我都同我嘅老师讲,我哋畀小朋友练习,例如每个星期都练一至两次,如果我哋冇目标畀佢就真系嘥咗”。她指为学生设下目标后,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技能,亦会有使命感,心态上会较紧张自己的表现,“几多家长希望小朋友认真地做好一件事”。张校长建议,家长可以安排子女参加比赛作为目标,即使不参赛亦可以为子女设下考获一定水平的认证。
学校设多元智能课 启发学生潜质
为了让学生可以接触更多不同类型的运动,找出热情及潜能,圣公会基爱小学于每周五均设“多元智能课”,小一及小二学生于一个学年内以约10星期为一个单元,轮流学习4项运动或乐器。以小一为例就设有跳绳、武术、体操及体适能,小二则设有速叠杯、足球及两项乐器,小三至小六则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报名参加不同活动。
学校特别将可以单独进行、空间及用品要求较简单的运动纳入课程,使学生放学后亦可延续兴趣。以速叠杯为例,只需要一张台及几只杯就可进行,叠杯本身并不昂贵亦可以纸杯取代。另外,速叠杯经研究实证,可以训练专注力及提升眼球速度,有助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选择易量化、易上手运动 助学生建立信心
张校长亦提到,一直容易量化看到个人进步,或是容易上手的运动,均有助培养学生信心。同样以速叠杯为例,“而家我呢次4秒,下一次3秒30,咁我就已经有进步,好清楚、好实际、有数字嘅,其实呢啲就容易建立到小朋友嘅信心”。她又提到,学生于速叠杯比赛时失手跌杯,基本上已经落败但依然需要坚持完成比赛,“你亲自去执只杯,其实𠮶个过程系好尴尬,甚至全部人都做完晒只系争你”,“如果你克服到,你嘅信心就会递增上去”。
我觉得要训练到小朋友,无论你呢一次比赛系赢定系输,或者你呢个表演系成功定系失败,总会有时间我哋系冇正常嘅表现咁好嘅,我哋系点样去同自己讲,下一次再努力、唔紧要、我哋再睇睇自己有咩问题或者咩嘢做得唔好,我谂呢啲就系建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