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份网络法治白皮书之外的两大现实问题

撰文: 泉野
出版:更新:

近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对外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并举行相关新闻发布会介绍情况。这是中国自1994年接入互联网以来围绕网络法治建设发布的首份白皮书,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构成,约1.8万字,其中正文部分分为6章:坚定不移走依法治网之路;夯实网络空间法制基础;保障网络空间规范有序;捍卫网络空间公平正义;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意识和素养;加强网络法治国际交流合作。

就内容来看,此份白皮书既总结了中国过去30年的网络法治建设,也意图以此为基础在数字技术革命进程中争夺在网络治理规则方面的话语权,进而形成中国方案乃至中国模式。比如白皮书前言部分提到,“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又有中国特色的以法治网之路”,“中国的网络法治建设不仅有力提升了中国互联网治理能力,也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由此不难看出,在作为最大变量的互联网战场,中共已经不再避讳言及“中国模式”。

最新公布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诸多改革事项也是在应对这样的数字技术革命,比如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以及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

2015年5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在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勉励科技人员多出成果。(新华社)

比起官方白皮书中所着重强调的网络法治建设的“四梁八柱”和所取得的成就,对民众来说,迫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显然更值得追问,而后者,在民众的实际感受层面,是比前者更能检验中国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程度的指标。

首先是存储了海量个人讯息的健康码何时关闭,以及讯息如何处理。

疫情以来,中国推出健康码、行程码等辅助工具用于防疫。随着中国调整防疫政策,走向实质性的“与病毒共存”,此类辅助工具何去何从就备受关注。早在2022年12月13日,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已下线相关服务,其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APP等查询渠道也同步下线。但各地健康码如何处理,始终悬而未决。此前,粤康码宣布将关闭将关闭老幼助查、健康申报、防疫工作台等服务入口,针对下线的服务,将彻底删除、销毁服务所有相关数据,切实保障个人讯息安全。虽然关闭部分服务入口,并不等同于粤康码彻底下线,但至少广东率先迈出了解决健康码这一遗留问题的关键一步。

在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中,第三章节专门有一个部分谈及“保障个人讯息权益”并写道,“个人讯息保护不仅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也关系公共安全治理和数字经济发展。中国针对个人讯息侵权行为的密集性、隐蔽性、技术性等特点,采取新的监管思路、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加大违法行为处置力度,持续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讯息专项治理,有效整治违法违规处理个人讯息问题。”

疫情期间用于辅助防疫的健康码何去何从,需要官方给出更明确答案。(新华社)

此外,为了更好保障个人讯息权益,立法层面动作亦颇为密集,比如2009年、2015年通过刑法修正案,设立侵犯公民个人讯息罪;2016年制定网络安全法,进一步完善个人讯息保护规则;2021年制定个人讯息保护法,细化完善个人讯息保护原则和个人讯息处理规则。

2023年2月20日,大陆媒体财新网以社论形式发出呼吁《尽早关闭健康码》,与此同时,亦有数据安全相关行业组织和专家建议,首选直接删除健康码数据,如选择豁免数据删除或对数据再利用,则需要严格满足相应的合规条件。对官方来说,如何应对健康码问题,切实保障广大民众的讯息权益,这无疑是需要回应和面对的问题。

其次是如何应对越来越急迫的网络暴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因网络暴力引发的当事人自杀等事件不断发生,河北邢台17岁男孩刘学州因不堪忍受网络暴力而选择轻生;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郑灵华因染了“粉色头发”遭遇网暴,最终因抑郁症离世;曾开着拖拉机到西藏自驾的旅行博主“管管”因不堪忍受网暴喝农药自杀;香港天水围18岁女孩因无法忍受来自内地网民的霸凌而不幸坠楼……

河北邢台17岁男孩刘学州因不堪忍受网络暴力而选择轻生。(微博@刘学州a)

面对日益猖獗的网络暴力,民间社会对如何提高网暴违法成本、加大执法力度呼声甚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第三次提议出台《反网络暴力法》,很快成为热搜话题。另据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在2022年6月发布的《网络暴力现象治理报告》显示,社会公众人物遭受的网络暴力最为严重,占比54%;普通大众占比30%。

在白皮书的“营造清朗网络空间”部分,也有谈及网络暴力问题,具体来说,“聚焦网络淫秽色情、虚假讯息、网络暴力、算法滥用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净网’、‘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对传播各类违法违规讯息的网站平台,采取约谈、责令改正、警告、暂停讯息更新、罚款等多种措施”,“督促网站平台履行主题责任,依法依约对用户发布的讯息进行管理,建立网络讯息安全投诉、举报机制”。

更早之前的2022年11月,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要求网站平台建立网暴预警、保护、防扩散等治理机制。两会前后,百度、B站、新浪微博、小红书等平台集中发布了防网暴指南手册,从风险提示、一键防护、私信保护、举报投诉等多个维度,帮助网民快速有效防范网暴侵害。

两会前后,百度、B站、新浪微博、小红书等平台集中发布了防网暴指南手册,从风险提示、一键防护、私信保护、举报投诉等多个维度,帮助网民快速有效防范网暴侵害。(网络图片)

在3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网络暴力的问题,网信办网络法治局局长李长喜坦言,“现有的法律法规仍存在针对性不强、衔接不畅、效力不高等问题,制度实施效果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报告中,将浙江省杭州市女子谷某因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列入,该案经检察机关建议公安机关以诽谤罪立案,推动案件自诉转公诉。

因应于新情况、新问题,中国推出首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自有其必要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讯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后续地,随着数字技术革命的推进,中国的网络空间治理中必然需要面对更多新情况、新问题,但万变不离其宗,能否及时回应民众关心的现实问题,比如前文提到的健康码问题以及网络暴力专门立法,始终是治理是否真正现代化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