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挑战 | “共同富裕”绝非“均贫富” 四大挑战不容低估
共同富裕是中国悠久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这一点无论是普通中国人,还是将共产主义视为终极革命目标的中国共产党都深信不疑。
中国社会素来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危机意识和“均贫富”的朴素认同,近代以来的社会革命,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都是以诉求建立公平社会、实现共产主义为主,它使得人们追求经济公平的意识特别强烈,这和西方社会大众已经在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中浸淫了几百年形成的自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迥然不同。
因此,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而言,推行共同富裕从来不是一种出于功利目的的政治收买行为,也不是民选社会政客们的空洞承诺,而是一种信仰,一种追求。所以,即便在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物资供应极度匮乏的毛泽东时代,中国仍然大胆推行了一波又一波的财富平均运动,唯因违背了基本人性与经济规律反而导致了共同贫穷。
毛泽东之后执政的邓小平搞改革开放,引进了市场与资本等元素发展经济,但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始终离不开一个“社会主义”前缀,即便是高度重视的生产效率的邓小平及其后来的两位继任者,也从来没有像西方或一些引入了资本主义的亚洲国家一样放任资本支配社会,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总是时时介入经济运行并干预财富分配。
邓时代四十年经济发展积累的巨量财富,为习近平上任后推出这一政策,提供了和毛时代进行“共富”尝试不一样的经济基础,也成为中共在时隔数十年后再次力推这一政策提供了信心来源。过去几年,在习近平主导推动下,人们能明显感到中共的政策取向在向人们传统认知的社会主义价值回归,社会财富分配结构一直在持续调整,“共同富裕”正从一个路线宣示,变成一场政治行动。可以预见,在中共二十大后,推进落实“共同富裕”必将成为习近平思想路线的价值主轴,成为中国共产党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工作中心。挑战当然也不容忽视。
第一个挑战是能否避开错误的平均主义认知陷阱。共同富裕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初心,但是也必须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共富”的认知非常朴素,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均贫富”的杀富济贫意识,而非通过科技或制度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在生产率提升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均富运动最后往往走向初衷的反面,导致了共同贫穷,包括中共在毛时代的共富尝试也在一定程度上落入了这个陷阱。
因此,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必须提升对“共同富裕”的本质认识,在调整存量财富的同时,将着力点放到如何持续提升财富总量和增量财富的合理分配上,要通过科技或制度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在生产率提升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像历史上失败的共富尝试那样走到初衷的反面。
第二个挑战是能否避开官僚主义与民粹陷阱。这是最大的挑战,也是中共“共富”梦想能否在新时代成功最大的风险所在。新时代共富实践中,中共必须警惕地方官僚在执行中的“宁左勿右”和政治投机,要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对“共同富裕”在思想和哲学层面必须有更深理解。“共同富裕”绝不是一场“均贫富”运动,决不能搞运动的方式推进,必须尊重现实,尊重人性,尊重基本经济规律,各地方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决不能搞“一刀切”和形式主义,要力戒滥用国家暴力。注意别让民粹在政治正确掩护下鼓噪仇富仇资,形成社会氛围,进而影响到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必须加大对合法财产保护力度,避免官僚主义与民粹陷阱。
第三个挑战是社会信心挑战。在中国国内,不少人因为毛时代的失败经历,对新时代共富行动能否成功信心不足,对在行动中如何激发生产者积极性,能否有效保护合法财产也心存疑虑,对这些认识和疑虑,中共必须耐心解释。同时在实践中,中共更要认识到,共同富裕不只是财富分配,财富分配只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着眼于分配领域,更关键是如何持续激发并保护生产者积极性,创造更多增量财富。
如果生产者的积极性没有了,社会财富不再增长或增长速度赶不上分配消耗速度,哪怕是金山银山,也有被吃倒吃空的一天,必然陷入到共同贫穷。而要激发并保护生产者积极性,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分配领域,所以新的分配结构如何搭建,初次分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如何实施,既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又不挫伤生产者积极性,使他们愿意继续努力创造更多社会财富,是一项两难挑战,同时也是一项极具社会创新意义的大胆尝试。
第四个挑战是如何讲好“共富”故事。共同富裕在西方资本主导的的分配结构根本无法实现,资本主导本身就意味着贫富差距,而且在选举结构下西方政党也不可能真正代表全体人民利益,所以西方一看到共同富裕,人们就觉得不可能,觉得它违背了基本常识,认为共同富裕就是要回头搞平均主义,有人甚至称其为是一场新的“杀富济贫”运动。
这种认识虽然错得离谱,但是在西方却很有市场,在中国国内也有不少信徒,即便在中共党内也有不少把经念歪了的“歪嘴和尚”。对这些错误认识,中共除了需要抓紧建构有关共同富裕的理论体系,还要通过谨慎而大胆的实践,做出成绩来让西方信服,同时讲好共富故事,让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在全球治理中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