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迹追踪程式涌现 个人减碳行动限制何在?
想像这样一个场景:当我们把从超市买回来的蔬果、冻猪肉和水饺一一放入冰箱,再拿出手机扫描一下购物收据——刚刚存放好的每样食物的大致碳排量便显示在屏幕上;当我们准备走出家门,思考着今天是驾车、搭巴士还是地铁上班时,想起手机上的碳足迹追踪程式提醒自己上个月驾车出行碳排已达目标上限的一半,权衡之下决定改搭地铁上班。在今天,这些场景已经不是天方夜谭。
出远门也不搭飞机、日常减少驱车出行、少吃红肉甚至改吃素食,这些由每个人身体力行对抗气候变化的行动,在全球逐渐增强的环境意识下受到追捧,但正如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健身策略和目标,根据个人碳足迹来减排的需求似乎也在增加。
超市购物单据也能算出碳排量?
去超市买东西能“排放”多少温室气体?两位来自都柏林圣三一大学(Trinity College Dublin)的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或许能提供一些参考。二人于去年底推出的一款名为Evocco的应用程式,它能通过用户的购物收据来估算各种商品背后的碳排量。
通过用户上传的收据照片,程式会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出上面的食品信息,并将超市的位置、食物的种类、质量和来源等信息和数据库资料进行比对,进而估算出每件食物商品的碳排量。
通过用户上传的收据照片,程式会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出上面的食品信息,并将超市的位置、食物的种类、质量和来源等信息和数据库资料进行比对,进而估算出每件食物商品的碳排量。
各类农畜产品的资源消耗量、进口食品在物流上产生的碳排,甚至食物是否为当季产品、运输过程中是否需要冷藏等因素均在程式的参考范围内。如果收据上没有提供充分的产品信息,程式则会通过数据库中类似商品及其相关数据(如全国进出口数据等)来估算。
银行如何帮助计算碳排?
今年冰岛银行(Íslandsbanki / Bank of Iceland)在其应用程式上推出的碳足迹追踪功能,更可估算客户各类支出涉及的碳排放。运用由冰岛金融软件公司Meniga提供的数据库,程式通过约80项不同类型支出的碳强度(按价格计算)数据与购买量相乘,从而得出碳排放的估值。而其所依据的碳强度指标则由一群数据科学家经过环境相关调查和多个数据库整合而来。据《福布斯》(Forbes)新闻网报道,公司近期的一项调查发现,80%体验过该项功能的用户希望通过他们的银行应用程式来估算个人碳足迹。
除冰岛外,英国和新加坡的民众们也可以开始通过CoGo——一款允许用户绑定多个银行账户的应用程式,来实时地了解每项支出的碳排量及其与本国平均值的对比,并相应的获悉减少碳排的方法。截至去年,该程式在英国已经有超过5万人使用、35家银行参与,在新西兰也将很快兼容当地所有主要银行。
碳足迹追踪:从意识到行动
为了检验碳足迹追踪程式的效果,来自新西兰的记者Brittney Deguara亲自体验了一把CoGo的功能。在使用程式监测各项消费和碳排后,Deguara发现她在食物、服饰和出行方面的支出是高碳排的罪魁祸首。
根据程式所显示的数据,她在十月的消费达到了近1460kg的碳排放,相当于砍掉24棵树或者驱车5444公里的碳排放量,且超过全国平均值近35%。自11月开始,她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她会通过程式搜寻提供素食选择的餐厅;并通过在新西兰当地一家二手服饰连锁商店(Salvation Army Family Store)购置衣物而减少了22kg的碳排放量;每周去超市购物时不再往购物车里放牛羊等“红肉”而只买鸡肉——当她提着袋子从超市出来后,她收到了CoGo发来的提醒:“由于没有购买红肉,你成功在此次购物中降低了30kg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一位来自新西兰莫图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机构(Motu Economic and Public Policy Research)的研究人员Catherine Leining表示,大多数人很可能并不知道日常花费背后对环境有多大影响,因此了解这类资讯、加强意识是第一步:“资讯驱动着我们的行动。只有经过了测算、衡量,人们才能设法控制。”
个人减碳就够了吗?
但在降低个人碳足迹之余,学者和专家警告公众亦应关注应对气候变化的宏观措施。
一项2018年发布的研究指出,当欧盟各国的民众能在“合理的程度上”进行绿色消费行为,欧盟范围内的碳排放量能减少25%。知名气候科学家Michael E. Mann.在其新书中指出,个人减碳行动固然对环保有促进作用,但不能因此忽视了最重要的系统性措施:如由政府主导的税收激励措施、取消对化石能源的补贴等。
一旦人们过度把责任放在个人而非政府和企业身上,很可能会掉入传统能源企业的“陷阱”。据2017年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布的一篇论文,一项有14,000名日本民众参与的社会实验证实,当民众自家积极采取环保举措,认为自己在环保方面已经取得充分成就时,对政府减碳措施的支持会减弱。
Mann更表示,出于这样的原因,传统石油企业很早就开始积极鼓吹公民的减碳责任。世界上最早、于2000年代推出“个人碳足迹计算器”的正是老牌石油企业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这是想大众分散注意力,漠视了推动可再生能源政策。他们想我们只关注个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