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胶.五】“薯”不简单 英回收商:薯片筒是最难收拾的坏蛋
从超市买了一盒60粒装的香口胶回家,看着眼前这个直径八厘米的圆筒型小胶盒,似乎对环境没多大杀伤力,不过最危险的其实是其复杂的成分—盒身是聚丙烯(PP);盖子因为要重复开关,用上了抗磨损性能较好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招纸则是聚氯乙烯(PVC)。由于盒子用上三种不同类型的塑胶,许多回收厂的自动分拣机器根本无法识辨其成分,最终只能拿去焚化或堆填。假如一粒香口胶可以过30分钟“口瘾”,一盒香口胶能让我们吃足30小时,可是那个包装盒却要花上数百年才能分解,相信任何人听了都觉得荒谬至极。不过,这却是实情。
注:随着回收技术不断改良,最新型的自动分拣机器能更精确地识别各种塑料,不用靠人手拆除樽盖和撕掉招纸,有助提升回收率。可是新装置价格高昂,回收业界权衡利弊后,大多没有动力投资购置。
塑胶大不同 回收机傻傻分不清
“难分难解”的塑胶废物,还有超市用来盛载鲜肉的黑色塑料托盘。今次问题不是出自成分,而是颜色。超市为了令肉类色泽看起来更鲜红,特意选用黑色胶盘,但代价就是分类机被黑色素扰乱,无法分辨出托盘的塑胶成分,结果只能把它当作一般垃圾处理。
薯片包装袋是另一样“生命无take two”的塑胶废物。薯片之所以会卜卜脆,除了因为其密封包装外,还要多得包装袋内层的铝箔。它隔绝了氧气、水分和光线,令薯片不致变“腍”。不过,跟香口胶包装盒一样,薯片袋亦是复合物料,无法纯化成塑胶再生原料,只能长埋堆填区。另外,盛载咖啡粉的胶囊、即食面包装袋、胶制扫把、清洁用品的喷雾瓶(实在数也数不完)……都是不能投入一般回收箱,分分钟还会污染其他有用物料,造成更大浪费,因此英国回收协会就有一句家传户晓的口号:“如果不肯定,就扔掉它吧(If in doubt, throw it out)。”
注:铝箔并非无可替代的,最近有多个科研团队都研制出100%可回收的包装物料,其中一款是于塑胶袋加上可食用的、由矽酸盐和氧化铁制成的磁性添加物,用以隔热、隔光、隔水气,保持食品新鲜。另外,也有科学家成功以牛奶制成薄膜,用以包装食物,不过只能隔绝空气,不能遮光。
作为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走塑”,提高回收意识是份内之事。不过地球是大家的,消费者有责任的同时,生产商也应该确保产品及其包装采用可回收物料,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中。
“可持续产品设计”听起来枯燥乏味,事实上却是非常有趣和贴近生活。举一个例子,产品设计师Leyla Acaroglu早年做了一个有关英国人使用电热水壶习惯的调查,发现全国几乎每个家庭都使用电热水壶烧水,近七成人承认即使只冲一杯热饮,都会盛满水壶,剩下来的水往往被“摊冻”,到下次需要热水时又重新加热一次,变相浪费电力。Acaroglu指英国人每天煲水时浪费的电力,足以点亮伦敦每支街灯一个晚上了。她认为英国人现时最需要的是容量较少、且能清楚显示冲一杯茶所需水位的热水壶,方便用家“喝几多煲几多”。这个热水壶,正好展现了什么是可持续产品设计。
脱胶由产品包装入手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中的,还有Marilu Valente。这位驻德国慕尼黑的设计师认为,自从个人护理用品生产商于1960年代以胶樽淘汰玻璃瓶后,人们终日“与胶为伍”。虽然部分人已自发“断胶”,惟不少生产商仍未努力带头走塑。“所有产品的包装设计和用料竟然和20、30年前一模一样,我认为是时候改变了。” Valente接受传媒访问时称。
既然等不到制造商改革,Valente便自己动手设计了一款100%可循环再造的塑胶樽Nephentes,用来盛载沐浴露和洗发水。Nephentes跟传统洗发水樽最大的分别,在于它是没有盖的,其顶部是一条细长的胶管,可以用来堵住瓶口,原理就像红酒的瓶塞一样。由于解决了樽盖的问题,Nephentes可以“从一而终”使用同类塑胶,打破了樽身、樽盖使用不同塑胶的必然定律,更有利回收。
除此之外,Nephentes的瓶身使用软胶制造,轻轻一压便可挤出洗发水,不像传统胶樽般,每次用到最后,“死唧烂唧”也挤不出最后一滴,造成浪费。当里面的洗发水用完了,只要打开瓶底,便可以彻底清洗瓶子,再加入补充装。Valente说:“我希望不久将来,每个人购物时都自携一个容器到商店,直接倒入洗发水和沐浴露,而非重新购买一个包装。”
Valente的意念虽好,但要化为现实始终有难度,因为传统生产线早已拥有一套标准化的工序和机械,大规模生产现有的塑胶樽,转换包装意味着成本上升,难免令部分生产厂却步。Valente现时正与某些个人护理品牌洽商,新设计最终能否推出市面仍是未知之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公众的环保意识日渐提高,定必有助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设计产品及拣选用料时,优先考虑其“可回收性”。截至目前为止,一共有11个国际品牌,包括欧莱雅、马莎、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承诺在2025年或之前全面使用100%可循环再造、可循环再用或可分解的产品包装,预料每年减省的包装类塑胶废料将达到600公吨。
上文节录自第105期《香港01》周报(2018年4月3日)《烦 胶》。
《烦胶》系列文章: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4月3日(星期二)出版的第105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