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球上车盘突破4200个 呢区占一半 港大学者评目前楼价是否合理

撰文: 许世豪 黄文琪
出版:更新:

楼价下跌逾两成。据代表放盘网统计,现时香港400万或以下放盘逾4200个 其中以新界西为最多,亦不乏成交。学者直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楼价约400万元“上车”属正常,但要留意居住环境或不理想,又认为,社会应反思,政府在房屋供应中担当的角定。

楼市下挫,“四球”或以下放盘上升,包括“上车盘”沙田第一城。﹙资料图片﹚

楼价持续下跌,最新7月份差估署楼价指数同比跌近2%,连跌3个月,资料更由2021年9月时的高位下跌超过两成。

楼价下跌,年青人是否更易上车呢?据中原放盘网,截至8月或,400万或以下的放盘量,已由去年的二千多个,急增至目前的近4,300个,其中以新界西最多,有逾2,000伙,其次是新界东,有近1,000伙,九龙有约800伙,港岛则不足400伙。

据以上统计,400万元或以下的单位,选择似乎不少,近期亦有不少相关成交,但当中不乏楼龄较大、又或者面积较细的单位,其居住环境未必符合年青人心中的理想。

楼价400万“上车”算合理

香港大学房地产及建设系客座副教授张圣典接受访问时认为,以400万元为标准,作为年青人“上车”目标是合理,但直言“可能要实际啲,考虑比较偏远嘅地区,面积方面亦要细番一啲。”

但问到本港的楼价是否合理时,他表示要定义楼价的高与低,应从年青人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究竟他可以有多少储蓄?能否支付首付?置业时供款水平是否合理等,去比较是否“合理”。他坦言,以目前楼价去看,私楼楼价是不合理的。

张圣典指,以目前楼价去看,私楼楼价是不合理的。(朱润富摄)

政府应解决“住屋”而非“置业”问题

张圣典解释,本港私楼的功能,不单是应付住屋需要,同时亦具备投资功能,当涉及投资,就会有溢价,“私楼有投资成份,所以嘅风险、回报,都反映系溢价当中。”

不过他亦强调,大众要反思的是政府其实应为市民解决“住屋”问题,而非“置业”问题,应提供更多住房予市民租住,“好似交通,你有公共交通(设施),但唔会话叫政府资助买车,你有需要先买。”同样住屋先必需,但置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