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an Sebastian Galan Bello:来自日内瓦的环保设计概念

撰文: Timothy
出版:更新:

绿色时装不止衫裤鞋袜,环保配饰亦是当中重要的环节。设计师透过“升级再造”(Upcycling)的技术,赋予废弃金属它的第二生命——来自哥伦比亚的配饰设计师Juan Sebastian Galan Bello便是如此点石成金之人。

来自哥伦比亚的配饰设计师Juan Sebastian Galan Bello,HEAD - Genève毕业生,于展览中与其展出作品“CAN be beautiful”配饰系列合影。(HKDI)

适逢香港知专设计学院与日内瓦艺术设计学院(Haute École d'Art et de Design de Genève,简称HEAD - Genève)合办《时‧序》瑞士腕表及配饰展,同为HEAD – Genève毕业生的Juan亦应邀来港参与。他的参展作品“CAN be beautiful”系列以锡罐(tin cans)为主要原材料,再利用不同颜料以及金属涂层为配饰增不同层次的质感,骤眼看丝毫没有我们想象那种汽水罐的痕迹。设计师更与《一物》大谈他对“升级再造”的未来,以及对配饰设计的看法。

O – object a

J – Juan Sebastian Galan Bello

O:一开始怎么会选择修读配饰设计?

J:我在本国时其实是学习家具设计和金工,学习了传统铸造金属的技术;后来希望扩阔自己在设计上的知识,就到了HEAD – Genève修读配饰设计。相比起专注实际技巧和传统手艺的金工,配饰设计更着重展现背后意念的过程,以及设计师如何透过首饰向客人传达讯息。我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集两者所长,利用传统匠心工艺去塑造富有理念的设计。

O:怎样看“升级再造”的概念?

J:“升级再造”既是现在,也是将来。(Upcycling is happening right now, and it’s the future.)我们为了制造更多产品而破坏自然,整个生态系统也濒临崩溃。以淘金(gold-mining)为例,过程不仅消耗大量的水,更需要很多水银和有毒的化学物质,每淘一次便毒害环境多一分。作为设计师,我们需要对创作、制造和消费的循环提出疑问,引起受众的关注。

“CAN be beautiful”系列中的项链,以回收锡罐作主要铸造材料。(HEAD – Genève)

O:“CAN be beautiful”配饰系列的灵感源自?

J:前往日内瓦读书时发现那里的环保、回收等措施做得非常好,因此启发我透过首饰设计,重新反思物料循环再用(recycling)的方法和方向。我以传统铸造贵金属的工艺处理回收的锡罐,烧红后反复捶击(hand hammering)、锻造(forging)等复杂繁琐的金工过程,才能制成配饰的雏形;之后再在外层镀上黄金、黑金、玫瑰金(coating),让锡料褪去原本简陋的外形,来个时尚大变身,如此再造方式才算为废弃物料“升级”啊!

手镯经过捶击、锻造、镀金等多重处理,质感不必贵金属配饰逊色。(Juan Sebastian Galan Bello)

O:作为配饰设计师,你如何在市场中维持竞争力?

J:你必须清晰了解自己的设计定位和产品周期(Product Life Cycle),才能为自己的品牌设定策略,以及利用创意补足产品的短处。做设计,灵活的创意思维是关键,在不同的范畴都能融会贯通——无论在技术研发、美学造型还是市场推广都需要突破。不论是环境保护还是营商,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都非常重要。

O:这是你首次来香港吗?对这个城市有何感觉?

J:是的,其实更是我首次来到亚洲。很多人跟我说香港很小,但我的主观感觉却是大得很!可能因为布满高耸的摩天大厦,让我觉得这个城市的规模很大,相比起来日内瓦多是矮房子,整个城市都显得比较娇小。这次来到香港,我游览了不少寺庙,又到了旺角逛街,觉得这里充满灵感。我正在计划一个有关亚洲的设计系列,此行确实给我不少启发。

有关《时‧序 Swiss Accessory and Watch Design by HEAD - Genève》

展览由即日起至2018年1月7日于香港知专设计学院体验中心举办,展出超过100件HEAD – Genève的学生作品。除了Juan的《CAN be beautiful》首饰系列,学院珠宝、配饰及钟表设计系学生与Baume & Mercier、Piaget等品牌合作的腕表亦是展览焦点作品。

以下为部分展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