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包饮品盒原来可回收 大学生发起联署 环团:生产者有责任
某纸包饮品公司近日推出怀旧复刻版包装,让大家回到80年代,吸引不少人买来饮及影相呃like。但一个纸包饮品盒,便有多层物料如纸皮、胶和铝,要是就此送到堆填区实在罪过。原来纸包饮品盒可以回收!环保团体“绿色力量”早前进行饮品盒回收,送到邻近地区再造成有用建材或燃料。但本地多间饮品公司对回收饮品盒仍未有任何打算。纸包饮品包装玩怀旧,但要是其环保回收概念仍然“怀旧”,点like得落?
香港0回收率不回收纸包饮品盒,为何“Like唔落”?环保团体绿色力量做了一系列统计,发现每年弃置纸包饮品盒:
-共43,000吨-约37亿个-平均每人每日弃置1.5个-需2000多万公帑处理-世界各地纸包饮品盒回收率:北美地区48%;日本45%;欧洲40%;台湾30%;中国内地10%;香港0%
日日接触Tetra Pak 你知唔知系乜?要是将香港人每年弃置的纸包饮品盒叠高,竟然可以触碰到月球,数量实在惊人。在讲解纸包饮品盒回收工序之前,绿色力量高级环境事务经理单家骅(Matthew)先讲解“纸包饮品盒”名字的误导。“饮品盒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只有纸皮和胶,如常见的‘屋仔奶’;另一这种包装不只纸皮,还有胶和铝。后者也常用来盛载汤、粟米、豆类、忌廉、红酒等,不过以饮品最为常见。”这类饮品盒的生产,主要由端典利乐公司(Tetra Pak)制造,细心留意饮品盒,几乎每个盒上都印有该公司的商标,但市民普遍对此较为陌生。Tetra Pak占全球最高市场率,其次还有Evergreen、Elopak、GreatView等。“Tetra Pak是一种专利技术的名称,能延长食物保鲜期。”Matthew解释。因此内地及台湾市民泛称这种盒子为“利乐包”。
全港首个纸包饮品面世几时面世?
于1940年在香港成立的“维他奶集团”推出豆奶饮品,最初以阔口玻璃瓶盛载,其后改用窄口高身玻璃瓶。及至1975年10月首次推出250毫升利乐纸包装(Tetra Pak Packaging),是中国及香港第一间使用纸包技术的饮品生产商。当时超市渐渐普及,维他奶集团看准士多将被取代,玻璃樽“回樽”制度也会随之淘汰,因而决定由端典进口纸包包装机器,此后纸包装维他奶运输成本大减,业务也扩展至世界各地。
出口回收空盒违反公约?绿色力量回收饮品盒的活动共分两期,去年1月至5月先于10间小学推行,共收到近1.6万个空盒;第二期就与酒店合作,希望将计划带到工商界。第一期点动收集到的纸包盒,先交本地回收商作初步处理,再送到日本再生成环保燃料,供当地锅炉和小型发电之用。(详见:小学、餐厅、酒店齐回收 纸包饮品盒变身“环保屋顶”)要更进一步回收,绿色力量期望香港能推行“生产者责任制”。“就有关企业可制定回收机制,如设回收点等,我们联络过八间香港主要饮品公司,他们的回复大多是未有考虑,太古可口可乐更指本地没有回收设施,并以《巴塞尔公约》限制出口为由,拒回收纸包盒。但我们问过环保署,饮品盒并非威胁性废物,并不受条约限制。”环保署回复本报查询,指条约并不限制干净的回收纸包饮品盒出口。
香港回收价易受影响
“饮品盒的制造物料其实相当高品质,例如纸张的纤维长而且不易断,铝亦是贵金属。但香港现时只能处理回收、初期处理、打包、输出的转口工作,这些都属于低增值产业。”由于香港在循环在造行业中主要负责转口工作,于是回收价格往往容易受外围因素影响。“如油价低,胶樽便不值钱无人愿意收,内地的‘绿篱行动’,收紧废物进口检测标准,亦令香港回收业大受打击。”
Matthew指以上种种,更体现到其组织所推动的回收纸包行动的重要性。“要是香港能处理后期再造生产工序,如制作再造纸,这些工序便值钱得多。我们希望透过是次活动,证明只要回收数量够多,有相应再造技术,这门生意未必无得做,期望日后有人愿意投资。”不过Matthew强调现行绿色力量的计划,需以自付形式将回收物送去邻近地区,并无盈余,活动目的旨在带起议题。“听到近日有大学生发起联署,要求促政府制订回收饮包盒政策,也感到很鼓舞。”
大学生发起联署 促政府制订回收政策
大学三年级生Sherry和Serena与二年级生Cynthia和Chloe,一同参加了“WWF环境保育领袖培训计划”,拣选了纸包饮品盒作为关注的议题。“我曾误以为这种盒子可放入蓝色废纸回收箱,后来发现错了,但一直以为不能回收。早前看到绿色力量推动回收饮品盒的计划,才了解到原来这是可再造的资源。”于教育大学修读全球及环境研究的Sherry道。
四人发起网上联署及到各大专院校摆档收集签名,向同学宣传时发现大多数人同样不知道饮品盒可再造,Sherry和Serena认为与香港缺乏宣传和回收点有关。“我们有成员更发现,环保署的网站上写着饮品盒不能回收。”联署发起后,环保署亦以电邮回复两位同学,表示正在逐步落成“生产者责任制”。“但回复的内容以胶樽、玻璃、胶袋回收为主,却没有正面谈及纸包饮品盒。”
她们还会于本月10日及21日于教育大学及城市大学收集签名。“我们发现有趣的现象,港大附近少有店铺售卖纸包饮品,同学也较少饮用,原来消费习惯会如此影响我们的饮食习惯。我们亦呼吁大家减少饮用。”
内地回收饮品盒胜香港
内地传媒报导利乐公司(Tetra Pak),于2011年时与内地环保部宣教中心合作,宣传回收利乐包及设置回收桶,著名明星周迅等亦为此宣传。利乐公司(上海分行)回复本报查询时指,这类的包装可称为“纸基复合饮料包装”,并承认此包装可100%循环再造。有关在中国城市进行回收一事,他们强调并非直接参与收回,原因是城市固体废物应由市政废弃物管理部门处理。然而,基于对此议题的关注,他们在中国上海、南京、成都设回收试点。利乐公司又指一直关注香港市场及废弃物问题,并已经与合作伙伴联系,希望以公司的经验及技术,协助本港饮品盒回收再造。
另外,本地饮品公司维他奶集团回复本报时指,承认在弃置及回收方面有改善空间,会认为这需要多方合作,包括政府、行业、回收及再造商及消费者。集团又强调他们大部份饮品包装所用纸张拥有FSC(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并举例其佛山及武汉生产厂房,利用废弃纸包盒来造围栏和长凳。
另一本地主要饮品公司太古可口可乐集团回复表示,现时与不同团体合作回收胶樽,惟集团指饮品盒回收需要多方面配合,例如政府环保政策及措施,将继续密切注意。但集团未有确定日后会否回收,但会考虑在盒上印上“可回收”标志。
环保署回复时指现时已制定“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2022”,其中在生产者责任计划,会由塑胶购物袋、废电器电子产品及玻璃饮料容器做起,下个目标为塑胶樽。署方又指,纸包饮品盒的回收价值低及缺乏回收后出路,因此无法在香港推行有规模的回收再造,但会继续留意本港废物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发展。
延伸阅读:现在没有回收纸包饮品盒的相关政策及措施,那么饮品盒是否只有用完即弃的命运?详看:纸包饮品盒造银包 钻研盒上符号 设计师:粗用半年延迟堆填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