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有片】看得见的音乐!科学让声音变出多样图案
撰文: 梁蔚澄
出版:更新:
声音用耳朵听,但接下来的实验,可能改变你对声音及音乐的认知。在影片中,包含水、白色粉末、油质、火,甚至电的素材,这些物质随着音乐而不断改变,如粉末随着声音的振动,变出一个个图案,甚至是几何图形;直流的水在打圈;火在跃动!为何声音会看得见?
声音视觉化?
这个名为“CYMATICS: Science Vs. Music”的影片是由一位来自纽西兰的作曲家Nigel Stanford(又名John Stanford)及制作人Shahir Daud的作品。想了解声音与图案的关系,便要了解“Cymatics”。
其实这个词汇源自希腊:κῦμα,意思是“波浪”,亦有译名为“音流学”或是“声动学”,意思是研究声音的振动与物理形态的关连。早在达文西、伽利略等科学家已提出共震的理论,亦发现声音是可目的。其后德国物理学家Ernst Chladni利用小提琴的弓磨擦盛载沙子的金属板,振动使沙子产生不同的几何图案,因此被称为Chladni Patterns。
直至在1970年代由瑞士科学家Hans Jenny提出“Cymatics”这词汇。而Nigel Stanford便利用不同的素材,显示出音乐如何制造出不同的图案及多种视觉效果。
Cymatics有何用?
英国声学工程师及科学家John Stuart Reid发明了一种叫做CymaScope的仪器,并用于Cymatics的科研领域,如可以转化海豚发出声纳的声音成不同的图案,便可发现牠们的词汇不断增加。我们可以透过了解图案而于未来与海豚沟通吗?此外,他们亦利用仪器重构出一些自然界的图案,如雪花、海星等,这是否意味着大自然与声音有着一定的关系吗?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