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看奥斯卡】暴力与人性:《ELLE》里的大衣藏起了什么秘密?

撰文: 方太初
出版:更新:

如果说《格雷的五十道阴影》探讨了Sadism and masochism,《烈女本色》(Elle,台译《她的危险游戏》)才是极度黑色,在SM外还有宗教、谎言、屠杀、偷情、逃避等主题,一套人性极其复杂的电影,戏里每个人都带点变态,或许变态才是常态,只是一般大家都不揭开各自的底牌。雨蓓(Isabelle Huppert)凭这电影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可以在奥斯卡公布前率先看到这电影也有一番故事:有传片商一度不打算在香港上映这电影,因为觉得香港观众不会喜欢,最后在电影中心职员的力争下,才成功在香港上映。

剧情其实很爆、又有关血腥,照计不用担心香港人没兴趣。电影一开波就抛出禁忌话题,“假如你被强奸,你会如何面对?”偏偏电影里的中产事业型主角没有去报警,初看以为是事业、生活太忙碌,不得以先按下不提,后来才知道39年前,当时10岁的女主角看尽身为天主教教徒的父亲杀死邻居27条性命,还跟她一起烧掉家里的一切……她厌倦了跟警察打交道,她也记不得当时自己在这屠杀案里的角色。

电影充满暴力,但又与诱惑、欲望、性感并行。

总觉得电影就是层层的揭穿与掩盖,真相与谎言并不那么相对。比如说女主角这样过了39年被人当过街老鼠的生活,暴力本就存在她的生活之中,合理与不合理、变态与正常都不能用常态去理解。难忘电影开初有一段,她到coffee shop,把trench coat放椅背上,才刚要读着报纸吃早餐,中年女人认出她来,把餐盘整个倒在她身上,说她与她父亲一样可恶。女主角随后去探望母亲,母亲一径叫她脱掉外套,她只说冷,但其实就是习惯了,以为合上大衣就可以把一切稳稳妥妥地藏起来。

一场袭击,揭来一层层的谎言,每个人心底都有点“变态”。

电影一路带黑色,和母亲争吵完母亲就中风了,39年的阴影以为母亲是特意中风来逼自己去监狱见老爸,还一再追问医生有没诈病的可能,在病床前跟母亲说你别以为这样就威胁到我,母亲就这样一命呜呼;终于决定去骂骂老爸,他却因得悉她来的消息而上吊自杀,人生太多难解的谜,又或不需要解开,偏生最后这女子告诉自己好友,跟好友老公偷情的就是自己,因为不想再说谎了——谎言、秘密与揭露,有些真相能被揭开,有些不能,但人生就是这样继续下去,正如她的儿子知道女友的婴儿不是自己的,仍乐意扛起当父亲的责任。

亦正如后来真相揭穿,偷袭她的是官仔骨骨、银行任职的靓仔邻居,她继续跟他大玩袭击与强奸的游戏,然后借自己闯进屋中儿子的手杀死了邻居,靓仔邻居太太是极为䖍诚的天主教徒,最后搬离伤心地时跟女主角道谢,说至少那段时间女主角给了她丈夫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原来一切都没法如大衣般一盖起上来就什么都没有人知道,谁都心里知道了一些事情,只是愿不愿意说穿……

不知道男性观众怎样看,作为女人看到那穿高跟鞋优雅走路的长腿,一件trench coat或大衣、丝巾、皮手套,简单发型,感受到何谓永恒的Parisian chic。
一件大衣、一头作伴的黑猫,把中年女人的孤独藏起来。

电影里的谎言与真相穿插着欲望与性,只是觉得一个已过60岁的演员依然这么性感,演出了中产事业型女性的孤独压抑,仍一样叫人觉得嗒得杯落。不知道男性观众怎样看,作为女人看到那穿高跟鞋优雅走路的长腿,一件trench coat或大衣、丝巾、皮手套,简单发型,感受到何谓永恒的Parisian chic。

有说现代女性大衣是从男装演变过来的,当中历史当然离不开两次大战间,女装向男装剪裁借鉴,但更重要的是现代女装,大衣凌角分明的线条与以前着重曲线、波浪、纤巧、轻柔、fluffy的女装设计不同,它更把一个人的腰骨展现出来。忍不住想,若果不是雨蓓,大概《烈女本色》没有这么刚强、诱惑与性感共冶一炉之感。

这套电影已率先为雨蓓夺得凯萨奖最佳女主角奖,金球奖最佳戏剧类电影女主角,真希望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也是落在她身上。

好戏当然有人欣赏,Elle已为雨蓓带来了数个奖项。(Getty Images)
雨蓓平日的打扮也见出简洁风格。(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