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日本有种文化叫“会社人间” 做到死是光荣?
日本可说是“过劳死”的起源地,日文是“karoshi”,早在十多年前已收录于牛津字典内。自1980年代起一直紧贴“过劳死”政策研究的日本关西大学名誉教授森冈孝二,近年多次与中、韩等地政府、学者及传媒,分享日本经验,常被问到“过劳死”现象是否文化使然,“虽然日本人予人勤力仔细印象,但明明是为了家族幸福而努力,却因为工作而没有时间与家人相处。”这种“会社人间”文化根深蒂固,甚至曾在大学课堂上,有学生问他:“男人为工作卖命不是光荣吗?”【过劳死】系列之四
不放病假 担心被指健康管理有问题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今年发表的“就职条件综合调查”,去年雇员的有薪年假清假比率只有48.7%,距离政府设立2020年要达到70%的目标仍相去甚远。森冈教授有份受厚生劳动省委托,早前制定“过劳死”、劳动及社会实况调查报告书,他指有员工从不会申请病假,“因为怕被公司质问是否自我健康管理有问题。”故不得已下才会宁愿申请年期,亦可助公司达成社会评价目标。
不放年假 怕影响同事
不过,员工的清年假率仍然维持低水平,最大原因是当中有30.9%受访员工表示担心会困扰到同事。森冈教授指,日本劳动法规定,工作满6年者,一年可获20天有薪休假,他们都会选择用作退休前休假,“唯有这时候不用在乎及看脸色。”
日本人工作情意结造就“会社人间”
森冈教授表示,接受过法、英、荷兰等不少欧洲传媒访问为何没法清假,“但欧洲人不会理解,重复问为什么没法?我只能回答,就是没法。”除了政策不足外,日本人对工作的特殊情意结,亦造就“会社人间”的讲法,森冈教授解释:“家庭生活跟工作是永远分不开,这个人活着就是为了公司,生活大多数都是工作,没有时间跟亲人在一起,也没有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没有家庭气息,尤其是男性。”
日本文化男主外、女主内,女性须专职照顾家庭,由男性一力承担一家生计,“30岁的父亲,即有学龄前的孩子,却因为工作无法与子女多相处。”
会社人间(日文汉字:会社人间),解作“公司人类”意思是这类人视公司为生活的全部,工作是他们唯一兴趣,没有其他爱好,凡事以工作为先。
盼扭转日本传统思维
曾在大学课程上,有男学生跟他说,“老师,我认为男人能为工作而死是光荣。”森冈教授只说了一句︰“那你的母亲、你的家人会非常难过。”幸学生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表示收回之前的言论。
森冈教授希望日本社会能从根本改变这种想法,“人在世上,不是一个人活着,特别我们和家人、朋友在一起,不只是你一人的性命,还是大家的性命。 ”他希望,日本能摒弃传统思维,男性应更注重家庭,而女性可更投入职场。
东方人思想重上游 香港人搏杀
“香港同日本失业率均很低,根本就是工作多到我们不够人去做……欧洲就没这一回事。”中大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表示,如同1980年代的日本,“过劳”现象常见于发展中的国家及城市,“整个亚洲、尤其发展中的东南亚国家,日后都要面对这个情况,香港正正是工时太长。”
相较日本及韩国的阶级观念,庄太量认为,香港人职场在投入程度亦不相伯仲,香港充斥住东方人思想,“观念就是一定要向上,透过工作时数,好多不同的方法去展示,看重个人的成就。”尤其中小企业缺人手,那份“搏杀”氛围下,大部分人都不敢怠慢。他认为,要过渡至西方社会思维,重视生活质素,须政府推广及教育,至少纠正下一代要知道工作生活须平衡。
上文节录自第92期《香港01》周报(2017年12月27日)。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12月27日星期一出版的第92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