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肥胖增罹患慢性病风险!逆转糖尿病高血压要减多少公斤?

撰文: Heho健康
出版:更新:

肥胖不只是体型问题,更会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风险!医师表示,台湾超过8成糖尿病有过重或肥胖问题,临床上称之为“糖胖症”。根据台湾健保资料,糖尿病患者中约4成男性BMI>25,女性的超标比例更达4成以上。

从上述数据显示,肥胖已成为糖尿病与高血压等疾病的隐形杀手。台湾国泰综合医院社区医学部主任庄海华表示,国外研究显示,糖胖症会增加如心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中风等风险,甚至死亡风险都高出体重正常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3大饮食禁忌(按图👇👇👇)

+2

相关文章:糖尿病症状丨吃多尿多糖尿病征兆?紧张压力大易中招!饮食3要点

台湾男女体脂肪率高的吓人

庄海华强调,台湾肥胖率居亚洲之冠,根据调查,台湾18岁以上成人中,过重与肥胖率高达50.3%。此外,台湾人腰围过粗比例也相当惊人,男性达47.2%、女性更高达52.9%。体脂肪过高也不容小觑,男性达80.65%、女性更达91.77%。

台湾内外已有许多研究显示,肥胖不仅会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风险,包括包含代谢症候群及三高,还与失智、癌症等重大疾病密切相关,甚至与台湾人十大死因中的八项息息相关。面对肥胖带来的健康危机,庄海华认为“减重”是最好的解药。

减1公斤就可以改善血糖

她表示,医学研究证实,减少原体重的5%就能改善代谢指标与疾病风险。若能减重达到10%,甚至有机会改善脂肪肝、多囊卵巢症候群,并降低糖尿病发病率。而当减重超过15%时,更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与因心血管问题死亡的风险。

即使只减重1公斤也可以改善血糖。庄海华分享临床经验,早期患者因尚可分泌胰岛素,及早治疗且减重达一定比例就有机会逆转糖尿病症。减重1公斤糖化血色素就会下降0.1%,减去原体重5%开始就可改善疾病,减重10%更有机会减少药量和共病风险,达15%就有机会逆转糖尿病。

▼糖尿病早期症状易忽略(点击下图看清!👇👇👇):

+9

相关文章:糖尿病|长期高血糖损害记忆力?血糖失控增加罹患阿兹海默症风险

逆转糖尿病及高血压不是天方夜谭

她指出,糖尿病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胰岛素阻抗、胰岛细胞过劳,到血糖升高与并发症出现,都是逐步累积的结果。因此早期介入治疗,效果更好。即使是多年的糖友,只要控制好疾病跟体重、再加上饮食以及运动的调整,长期维持还是有机会减低药物剂量或颗数,甚至可停药仅需定期回诊。

台湾台北秀传医院减重门诊主治医师陈君琳也认为,逆转糖尿病及高血压不是天方夜谭,现在有许多实证证明,患者只要愿意调整生活习惯、选择适合的药物,并长期维持,便有可能达成逆转目标。以高血压为例,减重1公斤血压即可降低1毫米汞柱。

根据2003年Hypertension期刊发表的一篇统合分析,分析25篇研究共四千八百多位病人,发现体重减轻1公斤,收缩压可以降低1.05毫米汞柱,舒张压可以降低0.92毫米汞柱。也就是说,减重可以降血压。

相关文章:糖尿病|胰岛素阻抗可致血脂异常 医盘点8症状留心眼睛周围浮肿👇👇👇

+8

体脂和内脏脂肪才是关键

然而,减重只追求体重数下降,可能减去的是瘦肉组织(如肌肉)或水份,而造成健康影响的内脏脂肪并没有被减去。庄海华强调,减重时关注内脏脂肪、腰围的改善也很重要;但要减脂、减腰围,需长期维持健康生活习惯,但对民众来说相对困难。

血糖控制和减重要趁早,糖尿病的发展跟恶化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不会有人今天突然就有糖尿病;从胖起来、出现胰岛素阻抗、胰岛细胞过劳、血糖高起来到并发症出现,都是不停地累积跟发生。民众也要等到心血管已经塞了1-2条才开始减重,而是愈年轻愈要关注体重。

减重并非易事,尤其对于长期生活习惯不佳的患者来说更具挑战性。因此,无论是台湾成人肥胖防治指引或美国消化系医学会都建议,若改变生活习惯仍无法达到有效体重管理者,可适时使用减重药物辅助,如GLP-1 RA类药物可有效阻止脂肪合成、减少内脏脂肪,并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此外,其他药物如SGLT-2i也能帮助患者实现体重与血糖的双重控制。

延伸阅读:

滴鸡精真的能补身体?营养师揭“关键营养”才有效

【本文获“Heho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