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鼓滩填海|最新方案范围削1/3发展先进产业 内河码头填海建屋

撰文: 林颖娴
出版:更新:

前年的《施政报告》重提屯门龙鼓滩填海及重新规划屯门西地区的研究。发展局今日(24日)提交立法会的最新文件表示,拟申请1.79亿元拨款,为有关填海工程进行研究,最新方案拟将龙鼓滩的填海范围缩减逾三分一,至145公顷,并将邻近的棕地纳入研究范围,可发展土地合共为约210公顷,初步认为新的土地适合发展现代先进产业。
至于重新规划屯门西地区的研究,则建议在内河码头内港填海造地40公顷,连同周边的土地,可发展土地合共为143公顷,将会发展以住宅为主的社区,该区邻近的公众填料库等将会停用,并迁至龙鼓滩重置。当局拟在今年第三季展开填海研究,结果有望在2026年初出炉。

龙鼓滩。(资料图片)
龙鼓滩填海及重新规划屯门西的工程研究位置图。(文件截图)

内河码头共143公顷建成住宅社区

发展局、规划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联合提交到立法会的文件指,建议研究在内河码头内港填海造地40公顷,并结合周边多幅位于第40、46和47区,合共38公顷土地,形成总共143公顷的土地,发展为以住宅为主的社区,以作为屯门社区的延伸部份。

当局称,内河码头以西是第38区,毗邻内河码头的32公顷用地,现时用作临时公众填料库及临时建筑废物筛选分类设施,有待填料库停用和将部份设施迁至龙鼓滩填海区后,有关用地可改变用途,并作为屯门西未来住宅发展和西边沿岸其他产业设施的缓冲地带。

▼龙鼓滩▼

+1
龙鼓滩原拟将整个海面填平。

龙鼓滩填海限北面近岸 改纳邻近棕地发展作补偿

至于龙鼓滩填海方面,文件建议研究集中在龙鼓滩北面近岸填海,以避开龙鼓滩村正前方的水体,填海范围将会由220公顷或以上,减至145公顷,减幅达34%,以尽量保留龙鼓滩的天然沙滩和海岸线,并减低发展对龙鼓滩村的影响。惟当局会将龙鼓滩附近65公顷的棕地,一并纳入研究范围,与填海同时规划,以将可发展土地增至约210公顷。

当局指,龙鼓滩填海所得及附近改造的土地,会以现代产业为主导,初步认为有关土地适合用作支援现代先进、高增值经济产业,尤其是以海路运输和需要广阔营运空间的产业,包括:

.现代物流园
.先进建造产业园区
.高端绿色产业园区
.容纳棕地作业的多层现代产业大楼

+3

青山发电厂、油库等拟不搬

当局续指,会考虑在龙鼓滩填海区拨出大片土地建设先进建造产业园区,供私营界别设立现代化的“组装合成”工场、钢筋预制工场、“机电装备合成”加工场及其他先进生产工场等用途(包括多层大楼)。当局早前表示,会在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及元朗南预留位置,兴建多层现代产业大楼容纳棕地作业者,而今次研究“考虑为多层大楼提供更多用地。”

至于上一次研究提到,拟将水泥厂和发电厂等搬入龙鼓滩填海区,文件指,现阶段会假设原址保留屯门西地区现有的环保园、航空燃油储存库、钢铁厂、水泥厂及青山发电厂,以免推迟落实时间表,而龙鼓滩填海区则会集中发展现代先进产业。

龙鼓滩填海及重新规划屯门西地区的规划及工程研究 — 现有和规划中的策略交通基建设施。(文件截图)

去年底披露的“明日大屿”填海方案,将原本以内河码头为铁路起点的规划,改为以洪水桥为起点,惹起反弹。发展局随后表示,会在龙鼓滩填海及屯门西规划研究,考虑兴建一条接驳屯门东和屯门西内河码头的铁路。

最新文件显示,当局会在研究中考虑如何连接现有及规划中的道路和铁路网络,包括拟议十一号干线及屯门绕道,亦会研究交椅洲人工岛拟议港岛西至洪水桥铁路登陆屯门东后西延至屯门西的可行性。

当局拟在今年第三季展开研究,预计在30个月内分阶段完成,估计今次研究费用为1.79亿元,主要开支分类包括:

.规划及工程研究(即土地用途研究、技术评估等):1.2亿元
.工地勘测:3,100万元
.社区参与及咨询活动:约1,200万元
.应急费用:约1,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