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吞咽困难要食糊仔过节? 家属制软餐粽重现回忆中的味道

撰文: 吕诺君
出版:更新:

今日(14日)是端午节,不过对吞咽困难的患者和家属来说,要好好过节并不容易。不少长者因身体机能衰退,吞咽时或会容易噎到酿成意外,因此长年要吃着卖相不佳的“糊仔”,而疫情持续多时,院舍内的患者已长时间没有与家人见面,与家人吃一口端午粽过节,这些画面可能已成追忆。
日前有机构举行了软餐粽制作班,教授院友家属如何制作有齐瑶柱、猪肉、蛋黄等食材,但口感则如慕丝般的粽子,希望能让有吞咽困难的院友也能安全地一边吃着端午粽,一边以视像形式和家人再尝节日滋味。

“食得好快㖞......”、“今日睇落精神咗”,看软餐粽的外表,与一般粽子大致一样,蒸熟后亦传来阵阵粽叶香味,难怪在萤幕另一边、身处院舍内的丘先生也吃得津津有味,丘太也不期然露出笑容来。

丘太指,自丈夫半年前入住院舍,疫情下不准探访,两口子半年来未曾见过一面,每约两星期才有职员安排一次视像会面,每次只约十数分钟,丘太说,过往每年都会包潮州粽,也会拿一些较“淋”的食物到院舍让丈夫吃,“以前会整佢钟意食嘅嘢,因为佢个脑慢慢咁退化,睇佢会唔会记得返......平时佢要食两只粽㗎,头先佢食得几开心呀。”

+2

香港圣公会安老院舍外展专业服务试验计划(九龙中)与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日前举办了“粽”有您心─护老软餐教室活动,一班院友家属和义工在厨房中学习了制作软餐的技巧,当中除了以白米取代糯米,也加入了食物塑形粉,经过了打糊、倒模和包粽的过程后,一只只如假包换的粽子便已成形。

叹院舍每餐“有菜有肉” 吃得饱但不开心

同为吞咽困难者家属的刘太表示,丈夫近年出现脑退化,日夜颠倒之余,也曾“落完街唔识返屋企”,因她和家人都要上班,分身不暇全天候予以照顾,在2019年底终决定让丈夫入住院舍,“佢慢慢开始唔可以自己行,要坐轮椅......食嘢好咳,要食好似细路食𠮶啲烂糊仔、饭仔。”刘太指,院舍内统一每餐都“有菜有肉”,但认为丈夫虽然吃得饱,“都会唔系咁开心”。过往未包过粽的她,认为制作软餐粽亦不算难,“学完软餐会返去尝试下,你见佢食得开心,你都会开心啲啦。”刘太亦于活动后,亲身带着软餐粽前往探望丈夫。

(左起)丘太、言语治疗师汤迪生博士、刘太和香港圣公会安老院舍外展专业服务试验计划(九龙中)服务总监陈美月。(吕诺君摄)

言语治疗师:软餐助减慢患者退化

言语治疗师汤迪生博士指出,很多时院舍提供到餐类很少,难以配合每个院友的真正需要,不少家属会带食物到院舍探望院友,但碍于对吞咽困难的认知不多,有时或会发生危险,“好多人以为吞咽困难就等于冇牙咬唔烂食物,但其实由口到喉咙落到胃都关事,净系整烂食物并唔足够。”

例如冬瓜,因有水份,他见过有院友咬烂后都会“哽两下”,而疫情下长时间无法探访,家属更难知道院友吞咽程度的变化。“最理想系院舍日日都有软餐,虽然个好画面好遥远,但现时有啲院舍都好有心,喺节日会做吓软餐。”汤指,软餐可减低误吞风险,认知障碍患者见到食物原形又可提醒记忆、减慢退化,营养摄取也是较好,希望政府能加以推动。

香港圣公会安老院舍外展专业服务试验计划(九龙中)服务总监陈美月亦表示,接触的服务对象有一至两成都是需要食用软餐,认为政府的资助可考虑扩阔至私营安老院和非资助单位。她坦言,院舍做软餐并不简单,而言语治疗在安老服务亦是较新范畴,推动需要时间和历程,因此也希望藉是次活动,让家属接触软餐技术后可带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