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郑宝鸿】维港有块吉列猪扒 所以叫佢“吉列岛”?

撰文: 政策 ‧正察
出版:更新:

香港大街小巷收藏了很多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发掘,“政策.正察”与香港历史博物馆名誉顾问郑宝鸿crossover,推出《香港变幻时》掌故影片系列,游走香港最早发展的地带:港岛的中上环、湾仔、铜锣湾,分享发展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水平和城市面貌。影片中有珍贵历史图片,让大家对比古今!今集我们看看“吉列岛”到底在哪里。

小岛命名反映中西文化之别

说到吉列岛,或曰奇力岛、灯笼洲,上一代人可能有印象,年青一代却未曾听闻。吉列岛其实是湾仔近岸一个的圆状的小岛,位置约是近年已关闭的湾仔警官会所。从高空看来,外国人认为好像一块吉列猪扒,早期华人社会及地图则称为灯笼洲,认为状似灯笼,连带湾仔、铜锣湾一带地段都称为灯笼洲。游走于铜锣湾,经过渣甸坊的“灯笼洲街市”、时代广场附近的“登龙街”,都会看到灯笼洲地区的印记。

吉列岛与红隧

不过,这个名字有趣的小岛已随社会发展消失。掌故专家郑宝鸿在专访忆述,早期的吉列岛是军事用地,用作存放军火。50年代时还有一个码头,有渡轮前往西贡。到1963年港英政府开展大型填海工程,将吉列岛与陆地连接,以兴建红磡海底隧道出入口,不同地标建筑亦陆续在填海地上建成,包括中环广场、税务大楼、入境事务大楼和电讯大厦等。

回顾建造红隧的过程,郑宝鸿指出1963年的湾仔填海为香港第一条过海隧道奠下基石,因为填平了吉列岛一带,才有条件兴建红隧港岛出入口,方便无数市民往返港九两岸。

香港吉列岛,又称奇力岛
回归前夕香港的填海地总览。(地政总署)
掌故专家郑宝鸿(“政策.正察”提供)

【本文获“政策.正察”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