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科技城|城规会通过大纲图 三宝树湿地最快2027后局部填塘
城市规划委员会在周五(19日)通过通过新田科技城分区计划大纲草图、米埔及锦绣花园分区计划大纲草图和牛潭尾分区计划大纲草图,规划署指这三张分区计划大纲图主要为落实新田科技城(河套区除外)和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提供法定规划框架和管制,图则呈交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核准,代表受到环保团体反对填平部份湿地方案失败。
因应发展新田科技城,政府公布拟建的三宝树湿地公园较原先计划缩减35%面积。政府承诺会以收地推行湿地保育公园,以及只会在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2026/27年工程开展之后才会开始填塘。政府亦会落实多项措施,包括制定《生境创造及管理计划》及成立环境监察小组等。
规划署表示,城规会分别在6月底和7月初召开了四天的聆听会议,听取了约160名申述人或其代表的意见,以及政府团队的回应,并在周五下午进行了数小时的内部讨论。委员会最终通过三张分区计划大纲图,并同意采纳多项申述意见,以及将这些建议纳入日后由城规会审批的“规划及设计大纲”,要求创科用地的项目倡议人进行发展时须符合相关要求,以完善科技城的规划和设计。
城规会备悉大部分申述人均支持在新田科技城发展创科产业,但不少人士对要填塘以开发部分创科用地有不同意见。大部分委员同意,从北部都会区发展角度,新田科技城位处策略性位置,邻近河套区和深圳科创园区,能产生协同效应。由于地理限制(多边被山包围),以及科技城须具相当规模以带来群聚效应,因此须合理填塘以提供创科用地。
拟建的三宝树湿地公园,政府早前公布较原先计划缩减35%面积,署方称计划将园内小型鱼塘合并、移除驱鸟装置,以改善生态环境。土木工程拓展署调措施重质不重量,期望在生态功能上达到“零净减少”,而不拘泥土地面积。
署方表示,委员备悉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已获环境保护署署长根据《环境影响评估条例》批准,相关政府部门须依法履行有关的附带条件,以达致发展及保育平衡。当中为弥补因填塘带来的生态损失和落实积极保育政策,政府会建设338公顷的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以达致生态功能不会有净减少。政府承诺会以收地推行湿地保育公园,以及只会在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2026/27年工程开展之后才会开始填塘。
署方表示,委员同意创科用地的规划需尽可能提供弹性,但亦同意应透过“规划及设计大纲”以完善详细规划设计和进行适当规管;政府会草拟“规划及设计大纲”,并在咨询相关持份者后提交城规会审批,除会详列个别创科用地的规划、工程和城市设计等规定外,亦会因应申述意见涵盖以下要求:
.在保留众多经常准许用途的规划弹性之余,创科用地必须用作切合其规划意向的用途;
.完善湿地生境连贯性;
.优化雀鸟飞行航道的设计;
.制定野生动物走廊和鸟类友善建筑物的设计要求;
.保留历史古迹,并尊重乡村的传统文化,体现城乡共融;
.在非建筑用地、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及“乡村式发展”地带毗邻用地降低建筑物高度及提供楼宇后移;
.加入自然为本和海绵城市设计以提升防洪能力;
.采用智慧、绿色及具抗御力的措施,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
.将蓝绿元素融入创科用地;及
.鼓励都市农业和多元景观。
委员同意修订新田科技城大纲图的说明书,以加入上述“规划及设计大纲”的要求,以及落实政府就受影响的现有乡村设施与当地村民保持密切沟通,以寻求妥善的处理方案。
发展局: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将成上班族和游客休闲好去处
发展局表示,新田科技城位于北部都会区的心脏地带,策略定位为创新及科技发展集群枢纽,连同河套区可提供约300公顷的创科土地,共约700万平方米的楼面面积,相等于17个科学园,可以突破现时创科发展土地不足的局限,为创科产业上、中、下游全面发展提供所需空间。新田科技城将提供约50,000个住宅单位,以及165,000个就业机会,首批居民预计在2031年入伙。
局方表示,政府将会在毗邻新田科技城的湿地设立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一方面加强湿地的生态功能,也可成为未来居民、上班族和游客的休闲好去处。政府计划在今年稍后为新田科技城首阶段土地平整及基建工程,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申请拨款,争取工程在年底展开,并在2026年平整好首批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