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房策出台 距主导发展仍远
行政长官选举候选人李家超本星期五(4月29日)公布政纲,针对本港土地房屋问题提出“精简程序多管齐下,提供更多安居之所”。他强调要以“增加土地房屋供应”为目标,并且希望可以“下定决心,打通土地、规划、建造、配套各个环节,善用政府、机构、民间各方力量”来向该目标迈进。
李家超政纲在这一领域的创新建议主要有“公屋提前上楼计划”,亦即准许公屋轮候人士选择先行入住未有全面社区设途的已落成公屋。除此之外,他又提出研究设立由司级官员带领的“公营房屋项目行动组”及“土地房屋供应统筹组”,分别负责督导公营房屋兴建项目与统筹协调所有土地发展相关的政策局和部门。
政策措施尚见缺漏
不过除了前述少数一些新项目外,李家超政纲里关于土地房屋问题大部分的政策措施依旧沿袭既有做法,譬如精简和土地房屋供应的相关程序一事便将继续按照今届政府修订建议进行。其余像公营房屋项目采取“组装合成建筑法”、“建筑信息模拟”技术来缩短建筑时间等,亦系早于李家超任政务司司长前已被相关部门多次提及。
政纲个别内容甚至好像存在错误或落后的资讯,例如全面审视探讨合计约1,600公顷的“棕地”用途一项。该数字取自2019年规划署公布的《新界棕地使用及作业现况研究》报告,但署方曾称当中逾半位于新发展区、其他发展项目或保育地带内,余下“棕地”过去两年亦已相继依照发展潜力高低作了检讨。除非李家超想推翻相关工作重做规划,否则不应引用此一数字,而且就算真有此意,措施本身亦有重复劳动嫌疑。
受制市场思想犹存
更加重要的是,我们从李家超政纲似乎还看到他未能够完全摆脱市场制约政府的前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仅表示对《收回土地条例》会“适当引用”,同时还不忘补充强调“善用市场力量,促进私人土地持份者参与发展”,而且更打算重启及优化私人参建公营房屋项目,实在让人担忧政府对发展本港土地房屋的主导权进一步旁落。
另一方面,李家超在解释相关的政策理念时,直言下届政府要“让更多市民置业圆梦”,具体措施又包含了积极扩建“绿置居”、“港人首置盘”与扩大“白居二”名额,以及保留采用往届政府“建立房屋阶梯”的说法。凡此种种,都可看到未来治港者很大机会只鼓励市民“上车”,没有真正重视包括租住在内的多元居住模式,楼市炒卖风气与楼价高企的现象恐怕仍是难见改变。
下届行政长官候选人为解决土地房屋问题而提出的新猷固然值得欣赏,社会亦不应该苛求领导者须巨细无遗熟知前线一切事宜,然而在宏观理念的层面上,我们还是希望他能够掌握问题产生的结构逻辑,看清楚本港土地房屋的问题根本成因在于政府发展主导权旁落。唯有聚焦病源对症下药,这个根深柢固的问题才有望完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