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员受尽酷热苦 政府不能冷处理
香港连日高温,天文台于周日(23日)曾录得高达36.1度,为有纪录以来5月最高气温。多区酷热之下,最受苦的莫过于在户外劳动的打工族,而且现时相关工作指引未足保障雇员安全。随着酷热天气未来可能变得更加普遍,政府必须从法例以及要求雇主提升雇员装备着手,减低工作健康风险。
天文台早于今年3月已预计全年平均气温高于正常,结果酷暑果然提早来临,高温加上热岛效应让本港的温度上升更快,然而社会并未就此加紧应对。卫生防护中心和劳工处只是循例发新闻稿,呼吁员工小心避免中暑、雇主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除了冷冰冰的资讯以外再无提供多少资源。
法例落后时势 可考虑限制工时
现时政府虽然透过《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及其附属法例要求雇主确保员工的安全健康,同时职业安全健康局亦有针对个别行业推出过工作指引,但是相关指引并没有法律约束力,未必所有雇主也会遵从。此外,过往有工会指出要证明中暑或其引发的疾病构成工伤很不容易,加上工人在香港议价能力低,很多时候他们只能忍气吞声。即使过往曾有工作期间中暑后死亡的例子,政府也只当作个别事件处理,没有检讨工作环境缺失。
酷热工作环境伤害身体是不争的事实,而面对愈来愈长时的酷热天气,沿用现行法规明显已不足以真正保障工人健康。在外地和内地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强制按选定指标限制员工工作时间和安排消暑设施,例如广东省在2012年起规定最高气温在35至37度不得安排户外露天员工加班,37至39度时户外露天工作不得超过六小时等,而在香港劳联和职工盟亦曾建议利用天文台暑热指数订定相对应的工作安排。政府未来应该带领雇佣双方循此方向洽商,并规定措施有法律约束力,各行业可按其工作特殊性质,自行厘订更高标准。
改善装备减中暑风险
除了改订法规之外,政府亦应设法鼓励各行各业替员工预防中暑和衍生疾病。譬如现时食环署仍然规定街道清洁工须穿着质料阻碍散热的反光背心工作,但署方在2019年明明已经联同学术机构研发和设计具备排汗、透气功能的新式制服,至今却只限于在20份街道洁净服务合约下的清洁工人采用,对于其余工人则以等待合约届满更新后方能批出新制服作为开脱借口,此等安排可谓极不合理。如果署方真正希望帮助他们应对酷热天气,那就应该尽早安排新制服给所有工人,而非等到转约以后才来更换。
对于同属户外工作主要群体的建筑工人,现时建造业议会已研发第二代抗热制服。但要进一步降温,冷冻衣也许是更佳选择,原理是透过内置的冷冻包和小型风扇等助工人降温。冷冻衣在海外已有不同款式和发售,香港理工大学亦曾于2013年研发之,并试行给工人穿着,但之后就缺乏跟进。若果因为衣物过重或累赘而遭工人抗拒,政府应与院校继续改善设计。其实冷冻衣原理上不只令建造工人受惠,电梯维修员以至穿戴保护装备的医护人员也是适合对象。若果产品研发成功并且普及化,必定为本地创科应用打开新一页。
香港变热,人人也受影响,不过相对其他群体而言,打工族——尤其是基层打工族——绝对是首当其冲。相对中上阶层,他们在工作间缺乏保护,还可能因为电费压力及不适切居所的限制,下班回家以后都要继续忍受闷热,大大损害生活质素。政府在应对酷热天气时,思维不能够只局限于保障基本工作安全和个人健康,而是要进一步在打击社会不平等的层次上制订对应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