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检疫或手停口停 政府不乏方案应对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日前强制检疫的安排出现种种混乱,除了食物有问题之外,取消检疫的通知亦做得不足。特首林郑月娥周二(11日)更为此致歉。除了检疫安排问题外,不少市民在强制检疫期间亦生计不保,不享有薪病假,值得官员正视。

早于新冠疫情去年初开始侵袭香港,出现“火锅群组”起,密切接触者检疫期间的生计问题已受关注。当时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仅叫雇主体恤谅解雇员,弹性处理工作安排,包括容许雇员在家工作或放有薪假期,但没有明确指引或要求。

但现实是并非所有雇主也会体恤强制检疫的雇员。职工盟指出,疫情爆发至今收到逾200宗相关的劳资查询和求助,例如雇员要以有薪年假和无薪假处理,甚至直接被当缺勤,而日薪散工亦失去收入。单看个案数目也许不多,但未必所有受屈雇员也联络工会,实际数目相信更多。

自新冠疫情爆发起,社会便要求政府订立有薪检疫津贴,免得打工族手停口停。(李泽彤摄)

隔离检疫假早有先例

其实早在2003年爆发SARS期间,劳工处曾发指引称隔离者可获卫生署发病假纸,因此受检疫者可放取有薪病假,当局亦呼吁雇主向未有累积足够有薪病假日数的雇员照发有薪病假。或许因为现在的隔离期长达21日,远较SARS时期最多十天长,而且现在纳入密切接触者的范围较广泛,因此如今的检疫令并不包括发放病假纸。但在政府内部,公务员事务局已发指引,若政府雇员须检疫,部门可按个别情况考虑批准员工特许缺勤而不用扣假。类似安排能否延伸至私人企业,值得当局思考。

要保障雇员,另一种做法是政府修例,指明因为接受强制隔离而无法值勤的雇员同样受《雇佣条例》有薪病假保障。但问题在于雇主可能难以全数负担隔离检疫的有薪病假,尤其是中小企业。政府若循此途,是否需要按企业规模,适量补贴在中小企打工的检疫者的病假开支,也要考虑。

另一种办法则毋须改动雇佣条例,而是采用政府为新冠肺炎患者特意设立的5,000元恩恤现金津贴,一次过向隔离检疫者发放津贴。此举好处是款项由政府而非由雇主支付,而且可以覆盖更多对象,包括自雇人士以至料理隔离检疫亲人的照顾者。

外地例子多 可分级补贴

外地不乏隔离检疫补贴措施,港府和雇主大可参考。在台湾,雇主需要支付接受强制检疫员工的薪水并给员工放假,而雇主可以就该笔金额得到双倍利得税扣税额。此外,检疫假不仅惠及雇员本身,亦惠及照顾者。在新加坡,受隔离检疫者的雇员同样可申请有薪病假。在此之上,为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支援,只要有成员需要检疫隔离或居家隔离,而检疫导致家庭收入减少至少一成,就可申请一次过最高1,000新加坡元的津贴。

针对企业负担压力,纽约市政府就定出三级制的官商共同补偿,企业员工数目和年净收入愈少,政府补贴愈多。聘用不多于十人而每年净收入低于100万美元的小企业,隔离检疫员工合资格申请有上限的有薪家庭假期及残疾津贴。中型企业的雇员可先获企业最少五天的有薪病假,之后再申请津贴,大企业就要自行承担雇员的有薪检疫假。

若然本港疫情逐渐结束,没有更多市民需要接受强制检疫,那当然是最好的情况。但万一疫情挥之不去,持续地有更多打工仔要接受检疫,因而手停口停的话,政府便应及早制定方案,尽量在疫情保就业并保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