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家骅、李柱铭求外援无助解决问题 《逃犯条例》应重返本地讨论
《逃犯条例》修订争议闹得沸沸扬扬,前阵子立法会两派议员扭作一团,摄入各大国际媒体的镜头。近日美、德、英多国先后就《逃犯条例》一事表示关注,本来一条本地法律的修订,竟演变成国际事件,另一边厢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竟又在此风高浪急之时,上京拜会港澳办主任张晓明,引来极大争议;另一方面,民主派频频外访,企图引入外国干预,亦令之难以得到完满解决。
特区政府提出修订《逃犯条例》,从完善跨境司法公义的角度来看,无可厚非,但当局于台湾杀人案后向立法会提出要“堵塞法律漏洞”,声言这是使杀人疑犯绳之于法的唯一方法,又在修订草案加入了中国大陆及澳门两个司法管辖区,企图霸王硬上弓,自然引起民主派猜忌,亦是无视许多市民对陆港司法制度差异的焦虑。上个月13万人上街示威,为林郑上台以来最大型的社会运动,足见《逃犯条例》争议非常敏感。作为一个负责任政府,应当尽力纾解市民忧虑,林郑却反坚持要于立法会今夏休会前通过,对反对声音置若罔闻之态度,毋怪会令事件一再激化。
当风波愈演愈烈,身为林郑政府行政会议成员,在此次修例争议中担当重炮手的汤家骅,竟不是与反对草案的法律专家陈弘毅、大律师公会前现任主席等公开对话,以释公众疑虑,而是上京求援,借港澳办主任张晓明之口向港人放话,此无异显示政府已无力拆弹,唯有靠北京出手,对林郑管治能力及威信而言,都大打折扣。加上中央现时严阵以待者,乃贸易战谈判。此时汤家骅北上为中央添烦添乱,毫不懂审时度势。
中联办近日亦一改对争议的低调态度,开始开动舆论机器,发动多个社团在报章刊登支持修例广告,其内容及模式几乎一模一样,白底黑字,红色的社团名字,类同的标语,均支持修订《逃犯条例》,俨如当年周融等人发起的反占中运动一样。如此斗晒马、斗数人头的斗争方式,对于平息《逃犯条例》争端毫无作用,也正重演当年占领运动蓝丝黄丝壁垒分明之局面,势必令本已元气大伤的社会再度撕裂,对林郑日后施政将百害而无利,也跟林郑上台时承诺要让社会复和的承诺背道而驰。
另一边厢,民主派最近也积极外访,企图以此向政府施压,李柱铭率李卓人、麦燕庭、罗冠聪等人访美,将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会面,陈方安生偕郭荣铿则访德,然而其成效多大令人质疑。民主派多年来一直有就政改等议题外访与外国领袖会面,如2014年政改一役,李柱铭便偕陈方安生出访英美,要求对方声援香港的民主运动,但最终仍改变不了“八三一决定”。
其实在国家安全及普选此等重要议题上,北京根本不会因英美某政客的几句贸然让步。而且大陆经济实力日盛,与欧美诸国的贸易额动辄上数十亿计,香港问题根本非对方与北京打交道的首要议程。西方政客对香港的所谓关注,只不过是耍耍嘴皮,根本口惠而实不至。加上蓬佩奥最近积极对付伊朗,是否有暇东顾令人怀疑。一众民主派领袖一直以来对港人制造“洋菩萨”打救香港之假象,显然无补于事。
《逃犯条例》修订始终为香港的内部事务,应该由香港政府自己负责。向什么北大人、洋菩萨抱大腿不仅无助解决问题,更只会愈帮愈忙。至于立法会的僵局,终须69名议员坐低解决,不能假借外人。而此69名尊贵的议员,也是时候作出符合其身份的行为,作一个文明成年人的榜样,方为香港社会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