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营医院病床占用率达107% 只能靠护士无限OT?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公营医院护士人手不足,流感高峰期的情况更为严峻。去年起,政府开始在流感高峰期拨款改善医护人员超时工作的薪酬待遇、增聘临时人手等,但前线护士的压力仍然沉重,今年护协更号召前线护士到政总集会。归根究柢,政府一直未设立病人与护士的标准比例,护士人手本已紧绌,一旦爆发事故,医疗体系自然难以负荷。如果官员不改变心态,只愿小修小补,市民、医护人员只会继续承受这一年一度的折腾。

拨款未对症下药 前线护士人手不足

但凡流感高峰期,前线医护人员总会埋怨人手不足,为舒缓他们的压力,政府在去年一月冬季流感高峰期间,额外拨款五亿元予医管局应对流感,并将部分金额用于护士的加班费,但是,前线护士的工作压力仍然巨大,护士协会甚至在报章刊登广告,批评政府的政策不足。就此,政府今年预早向各联网提供拨款,并且增加加班特别酬金计划的弹性,护士只要额外工作节数不少于一小时,即可申请。但是,前线护士的压力仍难纾解,上周五(18日)公立医院平均内科病床占用率仍高达107%,共有11间公立医院占用率超过100%。

前线护士的愤怒,是久积而成的。香港的护士人手长期不足,观乎截至2016年底的数据,全港有5.2万名护士,即每一千人有7.1位护士,比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每一千人有九位护士的标准为低,更远远落后瑞士(17.9名)、挪威(17.3名)、美国(11.3名)等相对发达的国家。护士平日工作量本已沉重,流感高峰期来临,愤怒自然一触即发。

李国麟指,护士有专业责任维持护理服务水平,今日已召集了放假、不用“卖血”的同事向政府表达意见,要再视乎政府有无回应护士的诉求。(卢翊铭摄)

改善公营医疗服务 还须长远人手规划

平情而论,近年政府已然增设护士学位,而医管局的护士人数在近十年来均录得增长。但必须强调的是,医管局于1999年关闭护士学校,并于2003年推出自愿离职计划,以节省开支,而同期的人口愈趋老化,香港总人口亦录得增加,护士的行政工作也愈来愈多,此增幅仍难让医护服务达致适足水平,前线护士容易成为病人政府之间的磨心。

观乎2017年政府推出的《香港医疗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策略检讨报告》,推算2030年普通科护士人手短缺约1,669人。在报告发表后,香港护理专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护理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及香港大学护理学院发出联合声明,指目前的人力比例本远低于实际需要,而且,报告的计算方式亦太笼统,难以真正反映人力需求,政府应参考护士及病人比例的国际标准,制定长远人手政策。

面对昔日同僚的诉求,出身学院的陈肇始却无动于衷。去年立法会议员吴永嘉曾问陈肇始会否制订护士与病人的目标比例,陈肇始却一口拒绝,只表示近年已陆续增加人手。事实上,早于医管局成立前,医务卫生发展咨询委员会曾提倡护理人员与病人比例应为一比五,时至今日,政府仍未接纳相关意见。

政府对于设立病人护士比例一直避而不谈,也许是害怕会带来财政压力。但是,香港的公共开支向来只占本地生产总值的20%左右,处于极为稳健的水平。而且,香港利得税税率亦大有上调空间,早年连李嘉诚等城中富豪,也同意利得税可以上调。如此说来,政府实在没有任何理由不就护士病人比例订立标准。

其实,除了医疗体系以外,香港还有多个社会问题尚未解决。究问题根本,在于政府欠缺承担,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旦出现问题,才补漏拾遗,透过临时拨款处理,问题最终难得根治。是次护士走上街头,反映政府漠视民生,最终只会招来反抗。政府必须谨记,受着结构性问题困扰的,并不止前线护士,还有全港市民,如果继续对问题视若无睹,任由市民置身于水深火热当中,终有一日会引发社会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