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不足】人手短缺未来十年仍严重 解决医生荒有何方法?
根据食物及卫生局推算,至2030年,在最佳情况下医生仍短缺1,007人,而最坏情况下更或缺少1,575人。新加坡过往亦曾面对医生不足问题,及后放宽海外医生到当地执业,将医生比例由2007年每1,000人有1.6名,提升至2015年的2.3名医生。反观香港,每1,000人口的医生比例,只由2007年1.7名,提升至2015年的1.9名。无可否认,除了吸纳海外医生外,医管局亦采取多项措施增加医疗人手,例如,就“有限度注册”聘请海外医生作出尝试,于2011至2012年度开始透过“有限度注册”形式聘请非本地培训医生,今年3月立法会亦通过修改《医生注册(修订)条例草案》,将过往一年的“有限度注册”期延长至不超过三年。
除此之外,香港海外医生数目亦很少,按2016年数据,包括医管局“有限度注册”医生、大专院校及诊所内的海外医生,占整体1.4万名医生数目比例只有1%,当中在公立医院工作的“有限度注册”医生占公院医生0.2%,反观新加坡及英国的相关比例逾二成至三成。
医管局亦由去年开始,向受聘的非本地培训医生提供可达三年的弹性合约,并于2015年将新入职雇员的退休年龄由60岁提高至65岁,甚至推出“特别退休后重聘计划”以聘请富有经验的退休医生。医管局最近还推出自选兼职平台,建立合资格并可弹性兼职上班的医护人才库,以期协助公立医院短期内增加人手。
受法例限制,目前成功在港“有限度注册”行医的海外医生,并无途径直接成为注册医生。医学界立法会议员陈沛然表示,若作出修订,便涉及修改医生注册条例的法例层面,需要社会各界有共识且历时漫长。他直言香港医疗人手不足,关键并不是能够输入多少海外医生,而是医生人手“不患寡而患不均”。
医学界论政组织“杏林觉醒”成员黄任匡认为应否放宽海外医生来港执业门槛并非问题核心,重点应是如何改善现有医疗制度。他指现时制度根本不能挽留人才,“在香港做(公立)医生太辛苦,就连本地医生都不想留下,又如何吸引其他医生来港?”
陈沛然也认为如不能直面医疗架构等核心问题,医生人手永远不会足够。他直言由于政府资源有限,直接限制了医护人手,但医院服务不会因人手不足而封顶,所以第一步是确保政府在医疗方面有足够拨款,不能随意削减医疗开支。其次,是政府应思考如何运用现有资源及人手,且资源能够“一步到位”。他批评医管局无对症下药,令医生的人手“化为烟”。
他曾撰文指,医管局顾问医生超过800名,当中很多人担任行政工作,但如果能在流感高峰期减少召开非紧急会议,一星期抽3小时到门诊部应诊,一星期就多了800多个门诊服务,六星期便是5,000个;如果一次门诊为20名病人诊症,便有10万名病人受惠。即使有一半顾问医生参与,也可服务5万名病人。
陈沛然又特别提到2002年医管局面临财政压力时,以“肥鸡餐”方式诱使资深医生提早退休,节省开支,医科毕业生亦供过于求。直至后来出现医生荒,医管局才考虑再次增加医科学额。2009年医管局要求医生减薪,2015年医管局拒绝跟随政府高级公务员加薪,医生发起静坐行动才令政府让步。他反问,政府在经济转差时削减医疗公共行政开支,变相令医生减薪,“为何那个时候没有其他媒体、团体站出来为医生争取权益?”现在却反指医生因为“保护主义”阻挠输入海外医生,实为不公。
对于黄任匡及陈沛然认为公立医院医生不足,关键在于制度和资源问题,致难以挽留人手,仅靠输入海外医生并非必然能够纾缓工时长及压力大的情况。王永平反问“医生为何走得成”?他解释,这是私营医疗市场有需求,根本不能够阻止它从公院高薪挖角。而从宏观角度来说,核心问题就是香港整体医生人手短缺。“若公立医院不断加薪去挽留人才,医疗开支相应大增。”他反指,若香港整体医生数目增加,长远便可减少公立医生流去私人市场的压力。
上文节录自第140期《香港01》周报(2018年12月3日)《考试与豁免之间 引入医生解荒 有没有第三条路》。
相关文章:【医生不足】报名繁复考核病例离地 海外医生来港执业困难重重【医生不足】新加坡设海外医生执业豁免名单 为何在香港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