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一更6个护士4人经验不足 培训人手就能解决?
公营医院压力“爆煲”并非新问题,每遇流感高峰期,各医院医护人手便濒临崩溃。香港医疗失衡的病因复杂,既有政府政策短视,缺乏承担,亦有医管局官僚化严重的问题。从前线护士反映的情况,已可或多或少看出,人手培训没有长远规划、行政措施繁杂、引入新式医疗设备前准备不足等弊端。当局在纾缓护士压力时,除了刚性地增加人手外,还需要考虑前线的真正需要,及时支援,让护士有动力继续在公营系统前行, 提升护理水平,这才是病人之福。
要了解现时前线护士的压力,就必须了解他们的工作经历及所面对的困难。现时护士与病人比例的国际标准是1:6,香港离此标准还有一大段距离。易姑娘(化名)是内科病房注册护士,已有二十年资历。她说,在自己工作的病房,护士和病人的比例是早更1对10至12人,晚更1对20个。病房一更有6个护士,但当中有4人的经验不足两年。她说,公营医院资深护士流失率高的原因,是私家医院与公营的薪金相若,但私家的工作量较少,甚至不用轮班。
规划培训竭泽而渔
医管局会根据人手流失及开设新服务的需求,每年订立招聘护士目标。实际情况是,医管局对于护士人手安排根本没有长远规划,只知道当人手不足就加,过剩就减,没有顾及长远发展需要。
从护士培训规划可窥见医管局的短视。1990年,香港理工学院(理工大学前身)开办全港首个护理学学士学位课程,目的是令护士有学位认证,步向专业化。1994年,医管局引入健康服务助理(Health Care Assistant,HCA)以协助护士处理部分护理工作后,护理人手增多; 1999年,医管局关闭辖下护士学校,改以三间大学培训,但没有增加大学护理学学额,令新入行人数下降;2002至2003年,医管局推出自愿离职计划,各职级的护士包括高级护士长、护士长、登记护士流失约两成的人手,其后沙士(SARS)爆发,医护人手紧张的问题暴露;至2008年,医管局重开护士学校,以公帑资助三年制注册护士高级文凭课程及两年制登记护士课程,以补充人手。
医管局近年推出多项措施,以应付护士人手不足的问题。从数字来看,护士人手除了2016-17年度因为学制更改仅有1.6%增长外,其余财政年度有3.35%至4.5%的增长(见表)。医管局继续聘请全职及兼职护士, 2017-18年度计划招聘约2,130名护士,2018-19年度预计招聘2,320名全职护士,以维持现有服务及推行改善服务措施。 可是,根据2017年政府公布的《医疗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策略检讨报告》,至2030年的推算期内,预计精神科护士人手在短期内大致平衡、中期人手充足,但普通科护士人手短缺,还欠1,669人(3.3%)才能满足需求。
香港42间公营医院提供约27,800张病床, 11间私家医院则提供4,200张病床,照顾住院病人的压力,绝大部分由公营医院承担。医管局辖下的公营医院处理约八成入院个案,占整体病床日数近九成。与此同时,差不多所有紧急个案都由公营医院急症室处理。过去五年,公营医院在冬季及夏季流感季节期间,录得流感入院数字每季介乎569至9,813人次。当中18岁以下儿童及65岁或以上长者所占百分比分别介乎16.1-49.4%及21.0-67.8%。值得留意的是,2017年的累计数字是过去五年最多,达9,813宗。每逢流感高峰入院数字急剧增加,护士人手便更见短绌。若是爆发如沙士疫潮那样的大型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文书工作喧宾夺主
医院不停加床位,人手不足的问题益加严重。尽管长年面对“十个煲七个盖”的境地,易姑娘强调“唔够时间唔代表你可以错”,流露出对护士专业的执着。护士的专业是治理病人,现实却被其他工作分薄,以致了解病人需要的时间减少。易姑娘透露,目前文书处理便占了每更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
易姑娘承认护理文书记录有其必要,例如记录护理时间等等,但她不认同护士应对每一项工作巨细无遗地记录,甚至签名作实,尤其是每当发生医疗事故后,高层便特别要求针对出错的相应程序部分作文书记录。她抱怨,管理层无视前线护士对减省文书工作的诉求。她认为,护士的宝贵时间应更多花在与病人沟通,“很多时候,病人住得不开心,你不问便没人知(问题所在)。”
易姑娘以插胃喉为例,自从有相关的医疗事故后,便需要多填写一份表格,甚至为病人转身也需要相关的记录,“有填等于有做,不填就说我没有做,究竟文书工作保障的是病人,还是医院方面?为填而填,根本浪费护士照顾病人的时间。”她强调,专业训练要求护士跟足护理程序,而“现在多加一张表格,目的只是确认你有没有做”,虽然填一份表可能只花约一分钟,但她并非只处理一个病人。
阿仁(化名)在肿瘤科工作,他的病房有大约7至8名注册护士,一更八小时要照护70至80病人,若有同事请假,人手更加紧张。他形容,文书处理占据其工作大部分时间,例如医生每处方一种药物,护士便需要填写一份表格,更改药方又需要另外处理,程序过于繁琐。他曾试过一整更的时间耗在处理文书上,只能短时间观察病人的情况。他说,病房虽然有4至5个护理员,但他们主要负责量度血压换尿片等基本护理,难以协助护士处理文件工作。
另一名肿瘤科的女护士则表示,虽然病房人手尚算充足,但她也不满现时的护理文书要求,例如插胃喉需要填写三张表格,每插一条尿喉又需要重新记录。她反问:“签了名是否代表有做(护理)?”她认为,这些文书工作的“最大价值”是一旦有医疗事故发生,可让高层辩解院方已经采取措施预防。
香港护士协会曾提出暂停一切非必要的行政措施及弹性处理护理文书工作,如部分日常行动简介(Daily Activities Profile)文件等,又呼吁护士提供“非必要的文书”的式样或名称,由协会转交给医管局以要求暂停不必要的文书工作,释放前线护士的工作价值。
新人工作缺乏指导
医管局在2016年推出“新入职护士启导计划”,招聘已退休或转职的资深护士成为兼职启导员,指导新入职护士及教授临床工作经验,目标是让新人加快熟悉医院环境,减少出错机会。易姑娘认为,这项计划作用不大,因为一名资深护士要游走于数个病房,“纯粹打针、派药时看看,不会跟着新人好长时间,不可能每天只‘钉死’一个(新护士)做一更。”她慨叹,自己工作分身不暇,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可带领新人,而新人由于缺乏在职指导,许多时候会因为“顶硬上”而出错。她更指出,就连资深护士也感觉工作吃力,新人更容易因不熟悉环境而出错。
一名不愿透露名字的急症室前线护士直言,急症室基本没有质素可言。她指出,一来护士流失率高,就算增聘人手,大部分也是新人,以其工作的病房为例,有大约二三十名新人,做了三年以上与不足三年经验的护士比例是1比3,在人手不足、资深护士流失等现实下,根本难以督导新人。
二来,部分急症病房为了容纳更多病人而接收内科病人。这名护士解释,急症科病房(EMW)提供短期住院观察及治疗服务,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再决定是否转至其他专科病房或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原意是接收需要短暂治疗、不能即时出院的病人,如扭伤、肠胃炎、头晕等病症。但据该护士透露,有医院利用急症的护士人手,多开急症科的病房,用以接收内科病人,可是未经专科训练的护士根本只是“半桶水”,难以护理这些病患,却要“顶硬上”。
她表示,这些病人不是短期能出院的,需要入内科留医,由专科人员按病情调校药物,而调校药物非急症科医生所长,最终照顾病人的护士更加吃力不讨好。有病人长时间未获专科处理,为此感到不满。她更指,有急症病房甚至曾收留脑外科病人,但护士未曾接受相关专科范畴的训练,只能勉强提供服务。
超时补水弄巧反拙
医管局推出特别酬金计划(Special Honorarium Scheme),护士超时工作有额外收入。计划表面上的确能够增加护士人手,但工时拉长变相剥削护士休息时间,加上部分病房出现“卖假”的情况,令护理质素下降。易姑娘坦言,很多护士宁愿放假也不要钱。
易姑娘还分享了高层“离地”的故事。医管局增设6,000张电动病床,声言目的是令护士搬移和运送病人时更方便,改善工作环境,但易姑娘笑言,医院虽然作出大笔投资,事前却没有了解是否切合前线护士的需要,又未提供足够培训,“(电床)完全不user friendly(方便使用者),按键太多,(护士)还未懂操作便买回来使用,(管理层)很离地。”
对于医管局的管理方式,易姑娘与其他接受访问的护士均吐了一大堆苦水,但他们都不愿意具名。有受访者说,有同事曾因为接受传媒访问而被高层召见。前线护士为了保住工作,就算对高层如何不满,也只能积压在心里,敢怒不敢言。
医管局:广开言路及改善
医管局首席护士长唐华根博士就上述问题作出回应。他解释,医管局推行的“护士启导计划”如同病房的“补习老师”,帮助新入职护士熟悉病房环境,甚至以一对一“拍拖更”的形式带教。他承认计划推行初期“补习老师”数量不足,面对不少困难,又难以招聘资深的退休护士以兼职形式负责培训。不过他强调,如今计划已经上了轨道,循序渐进地作调整和增聘。第一阶段的额度约70人,58人全职带教,医管局正作初步评估,举办焦点小组,以讨论方式深入了解“补习老师”、新入职护士及病房经理的意见,预计明年中完成评估。
唐华根指出,五年后将踏入资深护士退休高峰期,故当局正在研究扩阔退休重聘计划及增加额度。他说, 65岁并非硬性限制,经验丰富的资深护士无论在临床判断还是风险评估方面,均能协助新入职的年轻护士。他辩称,医管局一直广开言路,研究新入职护士适应的困难,7月25日便会举行论坛,邀请前线、资深、新入职护士与学界人士一起讨论相关问题,除了分析护士离职的原因,也会就带教老师的需要作全方位交流。对于护士投诉文书工作过多,唐华根说,文书工作有相应机制,文件记录也有特定格式。他承认实行时病房人员要处理的文件数量难免增加,但从管理角度而言,需要有真实案例才可以跟进。他强调,医管局一直重视及欢迎护士反映意见,例如较早前便因应前线护士的要求,暂时搁置“医院认证计划”,减少文书工作;未来亦会减省繁复且非必要的文件,又计划在年度计划中增拨资源,增加文职人员支援前线护士。
至于护士“卖假”,唐华根指这属自愿性质,难以划一条“最高时数”的死线,但病房经理会依据各护士的情况调整。“特别酬金计划”则是为了增加人手的灵活性,在病房高峰期,超时工作“补水”可以以最低一个小时为单位。另外,他补充指,急症病房接收的均是病情稳定的病人,较为严重的会转去专科病房或是深切治疗部治理;购买电床则是因应医院前线护士的需求,并非强制,而且采购同一型号电床供各病房护士使用,供应商也会派专人前往医院指导。
养和医院护士学校校长罗凤仪认为,护士是专业人士,无论在公营还是私营医院,水平均无分别,护理需符合标准及基本价值观,不但要掌握基本护理技能,如清洁、洗伤口等,还要训练自立能力,能够独立分析与处理紧急情况,评估病人情况是否转差,等等。高级护士教师温淑燕表示,护士不单要照顾病人日常起居饮食及基本护理,更要聆听病人需要,观察不同疾病症状异常,药物治疗反应等,由评估开始,寻找潜在问题并记录异常情况。
始终有一班学护仍对这行的专业抱有理想,就读登记护士课程的二年级学生李颖彤,在完成翻译系大学学位课程后,觉得自己适合当护士,于是再报读护士课程,盼望最终在肿瘤科工作。另一学生颜乐瑶说,护士能够救急扶危,满足感大,所以报读护士学校,未来希望可以朝老人专科发展。两人暂时未考虑毕业后是前往公营医院还是私营医院工作。
上文节录自第119期《香港01》周报(2018年7月9日)《护士压力大 增人手未治本》。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