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医生.倡议(一)】医生不足成常态 应该放宽执业限制?
香港医生长期不足,公院“大排长龙”已成近年常态。政府展开医疗改革多年,虽然致力提升医生数量,可是成效依然有限,更难解燃眉之急。本地培训不足应付日渐增长的需求,于是有论者建议放宽外地医生来港执业的条件,以补充本地医生。虽然有人对这建议甚有保留,但的而且确,此举可于短期内增加本地医生供应,值得仔细探讨该如何具体执行。
【外地医生.倡议】专题
一、医生不足成常态 应该放宽执业限制?
二、外地医生质素无保证? 拆解四大疑虑!
三、人才难求 外国如何放宽执业限制?
放宽外地医生的建议引起社会广泛辩论,有正有反。支持一方当然认为外地医生可快速地增加医生数目;而反对者,包括众多医生团体,则认为放宽限制不单令医生质素下降,而且更难解公院医生不足的问题。这些意见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公立医院资源不足,甚至有指医生不足只是“伪命题”。据称,由于公院人手有限,每个医生都要负担更多的工作,致使工作环境差劣,而较有能力的医生都希望离开公院系统。事实上,公院人手流失严重,去年流失率就达5.9%,创十年高峰。这类意见认为,政府只要大量增加公共医院系统的资源,大增人手,自然可以改善公院医生不足的问题。
此言固然不虚,然而私营医疗体系医生较多,只反映了香港整个医疗系统的某部分问题,并不能证明香港医生足够。医生不足不只是公立医院体系的问题,而是全港问题。至2017年底,香港注册医生总数只有14,290人,亦即每1,000人中只有1.91名医生,此比例在全球只属于中游,跟其他发展中国家相若。先不论欧洲先进国家如德国(4.19)、法国(3.24)、瑞典(4.19),即使与亚太地区较发达国家比较,如日本(2.37)、韩国(2.33)、新加坡(2.28),亦尚有很大差距。由此可见,要对症下药,并不应只着眼于公营医疗系统的问题,还应考虑如何增加医生供应。按政府推算,到2030年,全港将缺少至少约1,000名医生,而如果要将医生比例进一步提高,需要的医生人数远不止于此。
市民看病,并非只会到公营医疗体系,按政府统计,私营医疗系统负责处理70%的门诊服务。公私营体系同样需要医生,假若医生数目不足,双方就会竞争人手。先不论私营医疗体系是否必然比公营的更能吸引医生,但在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加之公院工作环境又是如此恶劣,公院医生爆发“逃亡潮”在所难免。从供应的角度而言,医生数量愈多,即使公院有人才流至私人医疗体系,公院亦更容易补充人手。
当然,医生团体提倡增加医疗拨款、增加公院人手、改革公院人手结构等都是改善公院状况的良方,没有理由反对。但这些措施并不能解决香港整体医生不足的问题,与引入外地医生以增加医生供应所处理的问题并不一样;更重要的是,两者根本互不冲突,可以一并推进。对于一般市民而言,医生数目愈多理论上就愈好,根本就不存在“医生太多”的问题。
逐步增加医疗人手供应是香港政府必须落实的医疗政策。长远而言,按现时方向继续增加本地医科学额无疑是应对问题的治本方法,但本地训练医生需时,训练一名专科医生动辄十年,同时放宽外地医生来港执业的限制,则可于短期内纾缓现时困境,故此应该双管齐下。
外地医生在港执业
现时外地医生欲来港执业,必须先通过由三部分组成的执业资格试:专业知识、医学英语技能水平,以及临床考试。而在三部分考试都合格后,尚须担任12个月驻院实习医生(很可能变相减薪),才能正式注册成为医生。外地医生来港执业,要“过五关、斩六将”,花费大量时间,多次往返香港考试。这些关卡虽然能保障合格医生具备一定水平,但同时亦大大打击了外地医生来港的意欲。
有部分人经常指出执业试合格率偏低,用以论证外地医生质素参差,认为执业试正是要保护本地病人免受“庸医”之苦。但这种诠释数据的方法十分主观,例如另一派论者也可以反过来说,合格率低是因为执业资格试繁复欠弹性,阻吓了有质素、尤其已经有丰富行医经验者,导致只有质素较差的人才愿意花时间应考。这两种诠释方法显然同样不客观,没什么说明能力。
总之,假如能适度简化这些关卡,建立机制区分出值得信任、较有质素的医生,方便他们来港执业,便可以有助应付医生不足的问题。至于一旦放宽外地医生来港执业,到底该如何平衡医生质素与人力资源需求,可参阅下一篇文章。
输入外地医生相关文章:
【医生不足】人手短缺未来十年仍严重 解决医生荒有何方法?
【医生不足】新加坡设海外医生执业豁免名单 为何在香港不可行?
【医生不足】报名繁复考核病例离地 海外医生来港执业困难重重
其他倡议专题︰
勉强读DSE 不如读“工业中学”?
谁是“香港人”?永久性居民就是吗?
港铁上盖不建豪宅 股民还有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