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对话体验馆将“暗中结业” 要走出光明 只需政府一个场地
同样是旅游点,香港政府明显是礼待迪士尼,薄待“黑暗中对话体验馆”。政府预留 60 公顷填海土地给迪士尼发展第二期,但土地至今仍然“晒太阳”。相反,体验馆难敌商场业主租期太短,要另觅九千平方呎新址,多番洽商政府部门,等待回复。政府经常抱怨短缺旅游点,却眼白白错失既现成又屡获赞赏的去处,实在可惜。政府部门应该立刻积极搜罗用地,重置体验馆,既延续视障人士的就业机会,为伤健共融出力,又展示支援社会企业的决心。
“黑暗中对话体验馆”在 2010 年于美孚一家商场开业,客人可以在体验全黑环境,在视障、听障人士的带领下,打开其他感官,了解人可以化残障为技能,投入工作,贡献社会,促进共融。
体验馆是社会企业“黑暗中对话”的业务之一。企业取得德国总公司的特许经营,在私人集资下开始营运,自负盈亏,聘请了约三十名视障全职和兼职员工。
体验活动屡获好评,例如在旅游网站 tripadvisor 获 4.5 分,网民留言指活动“发人深省”。每年有七百万元收入,入场人次达三、四万。如以体验馆所属的“对话体验”计算,每年营业额达二千万元。纵然如此,“对话体验”行政总裁朱月如接受《香港01》访问时解释,财政仍面临三大问题。首先,入场人次多属学生,优惠票价未能抵回成本。其次,坊间有更多体验活动,选择增多,费用较低,抢了不少生意。第三,租期只有一年,如果要添置改动场馆,装修费将未能回本。
访问内容表示,租金和租期短是决定结束体验馆的关键因素。成立伊始,黑暗中对话多番强调,企业是自负盈亏,不受政府资助。租金并非特别便宜,九千平方呎面积,2015 年的月租为15.3 万元。但商场卖给新业主后,朱月如指业主不再以九年租期,每三年调整租金的方式处理租约,而是缩短租期至一年。体验馆早已把办公室部份搬走,减低租金。如今前景不明,体验馆选择早点了结,找新地方设计装修。
然而,朱月如透露,“对话体验”正联络政府部门,希望以优惠价,长期借用政府空置用地作永久会址。跟机构以往高举没有拿政府分毫论调相比,这可算是一种妥协。平情而论,政府多番赞誉体验馆是社会企业、社会创新的成功个案,犹如业界示范单位。去年五月,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出席黑暗中对话活动,提及政府有责任提供资助、支援,缔造共融环境。
如果司长信守承诺,司长应指派下属,物色合适地方复馆。体验馆不用占去整个地方,只需一两楼层,更重要的是方便停泊车辆和伤健人士到达。租期不能太短,租金可以另议。
诚然,如果政府能斥资数以十亿计公帑,到迪士尼乐园及附近基建,更预留六十公顷土地发展第二期,为何政府不能花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公帑和人力,帮帮同受旅客推介的体验馆,让其维持商业运作?政府厚待迪士尼等财团,轻视社企的场地困境,溢于言表。
再者,如果连商业营运,口碑载道的社会企业也不能后继,敌不过商场业主,其他挣扎求存的社会企业,只会更灰心。挨不住的话,它们要么走回补贴服务的旧路,要么关门离场,并员工之福,也非香港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