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腾华荷兰见证签约 恐成迪士尼“缓兵之计” 真的千秋万世了?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远赴荷兰诺德维克豪特与荷兰对外贸易及发展合作大臣Sigrid Kaag共同见证一个旅游项目Kaleido Park(下称“花园”)合作协议签署仪式。邱在会后表示,筹办商正考虑将Kaleido Park设于预留予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可作为第二期发展计划的用地。邱的说法与他在上周三(6月13日)回应立法会质询时同出一辙,同样以等待迪士尼认购该幅土地的前提下,以“短期用途”回避让大面积土地“晒太阳”或不改作兴建房屋的批评。
换言之,基于目前土地或会用作“花园”的短期选址。所以政府将有理由续签与迪士尼在2020年到期的《认购权契约》。因为尽管迪士尼在未来数年仍不认购该幅土地,政府亦有理由以土地已用作“花园”,不作兴建房屋的考虑。而且基于“花园”只属“短期项目”,当迪士尼需要土地扩建时,政府可随时收回土地,并以1999年地价的28.16亿乘以通胀率,以极优惠的价钱把60公顷土地售予迪士尼,延续被议会与社会批评的“不平等条约”。另外,虽然今次引入“花园”属私人商业合作,但基于邱已表示“我们会与荷兰和筹办商紧密合作,以促成项目的落实”,日后港府到底会以什么条件批地或过程中会否以什么方式配合,成就一条新的“不平等条约”呢?还是计划只是为迪士尼“留地”埋下伏线?实在值得公众关注。
“花园”恐成迪士尼“缓兵之计” 政府应考虑公众观感
上周三(6月13日),商经局局长邱腾华在出席立法会口头质询关于迪士尼二期用地时,多次回避议员追问二期用地是否应用作房屋用途,包括政府倡议的组合屋。当时邱以乐园为香港旅游业带来巨大收益及直接和间接创造职位为由拒绝,并指受与乐园签订的条款规限,无法更改。邱的说法随即受到各党派的议员质疑,包括政府的估算是如何作出的,以及若政府与迪士尼续签10年认购权后,到2030年迪士尼公司仍未购买该土地是否“到时再算!”但是,邱始终回避了回答相关提问,并指该幅60公顷的用地会考虑作“短期用途”,并指已于一些机构商议,避免土地继续丢空。
及至昨天,政府公布邱腾华到荷兰出席一项本港商人及荷兰园艺师签署投资在本港兴建一个名为Kaleido Park的首个欧洲风格鲜花主题公园项目。邱并指出政府会考虑把迪士尼第二期土地以“短期”形式批给该公司作为“花园”选址。这项建议无疑能为本港提供一个“临时”的新景点,亦能符合部分议员要求政府把土地用在旅游业的要求。但是成效及运作过程反而值得关注。
目前的资讯有限,据政府与迪士尼的契约,迪士尼的认购权将在2020年届满,若到时不续签,政府其实有权把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或把土地变成“花园”的永久选址。但据邱“短期项目”的说法或暗藏“猫腻”。按“花园”公司的说法,“花园”将在一、两年内建成。换言之,建成时已接近或超过2020年《认购权契约》的到期日,但是政府只会批出“短期项目”的租约,或意味政府会与迪士尼续签契约,以便“花园”经营。
根据该《认购权契约》,有关地价是以一九九九年价格计算的28.12亿元为基础,这地价并会因应一九九九年至认购期间的通胀按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而调整,而非与目前本港的地价挂勾。所以迪士尼可在不用投标或“补地价”的情况下,以低价获得土地。
对迪士尼优惠措施 始终扶不起“阿斗” 政府应“还地于民”
作为与政府签订契约的一方,迪士尼的取态更令人忧心。当“花园”消息传出,迪士尼立即表示“支持政府批出第二期用地作短期用途,将会在现行协议框架下进行仔细研究,相信项目不会影响迪士尼扩建计划。”按常理,用一、两年时间兴建的“花园”不可能在经营一、两年便关门,再到别处重建。所以,“花园”或可能在这幅土地上“临时经营”五年、十年或更长时间。换言之,迪士尼的表态已暗示他们不打算在短期内认购第二期土地。这便证实了早前“01观点”关于迪士尼在2023年扩建完成后,仍有足够土地作进一步扩建,而无迫切性向政府认购第二期土地的猜测。相反,迪士尼可能最终会选择在“换约”后,接近2030年的死线才认购土地,或再一次要求政府续约或最终放弃认购权。因为要“等埋迪士尼”,而被丢空二十年足够建成6万人居住房屋的土地,便会继续被“短期项目”霸占多十年,二十年。真的要等到迪士尼有需要及有足够资金时才认购该土地。恐怕最终会如立法会议员田北辰所言把“不平等条约”变成“千秋万世”。
事实上,除了二期地的《认购权契约》外,政府过去二十年已扭尽六壬扶助迪士尼,但成效如何是“路人皆知”。政府从1999年与迪士尼公司达成之协议中,已作出了不少“配合”,包括迪士尼公司全资拥有的香港迪士尼乐园管理有限公司负责香港迪士尼的日常营运,而主题乐园公司的董事局则担当监督乐园管理公司营运的角色;政府亦需要投资136亿港元进行主要基础设施工程,包括建造道路、公共运输转驳处、港铁迪士尼线及迪士尼站,及面积达300公顷之填海工程等。而且,在2016年迪士尼提出大型扩建时政府最终注资54.5亿元。但是,迪士尼在2014年游客达到最高的740万人次后,便持续低迷,新建成的园区亦只起到“短期刺激”作用,2017年香港迪士尼乐园更交出亏蚀3.45亿乐园史上最大赤字的成绩表。
在此现实下,政府实无必要考虑与没计划在短期内认购土地的迪士尼“换约”至2030年。反而,政府应尽早与迪士尼谈判提早撤销至2020年的认购权或于契约至2020年到期后不再续签,以确保政府取回土地的主导权。届时,政府将可把土地用作房屋规划或其他长期用途,而不用再看迪士尼“面色”,把土地作对方认可的“短期用途”。“还地于民”而非“藏地于商”才是作为负责任政府在土地短缺的情况下的应有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