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奖2018.观点】香港电影应保持本土特色 成龙说法不符现实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全国政协委员成龙在两会期间接受访问,被问到对合拍片的看法时,他向记者表示,没有中国与香港电影之分,港片要拍得宏观、国际才可以走向世界,并以电影《红海行动》和《战狼》举例说明。这番言论引来城中热论。固然,香港电影和中国电影无论是在历史上或概念上,向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贬损港片尊严,也不意味着世界已经不需要香港故事。

成龙从影逾50年,曾10次获提名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但都锻羽而归。(Getty Images)

只有一种电影叫中国电影,香港电影也是中国电影。香港制作可以叫作“香港中国电影”,或者“local电影”……你拍《黄大仙》可能只能在香港播,来到中国票房一定会不好,人家不了解。但拍一些宏观一点的、国际性的,好像《红海》、《战狼》,你就会去到国际。——成龙,2018年3月6日

港片中国片水乳难分 但无必要“天下归一”

“合拍片”是中港签署CEPA之后才出现的字眼。CEPA中详细订明了合拍片中演员、场景、发行等方面的规定,例如香港与内地合拍的影片视为国产影片在内地发行,影片的港方主创人员所占比例不受限制,但内地主要演员的比例不得少于影片主要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不过在“合拍片”概念产生之前,香港和内地电影已经息息相关,合作/合拍路线久已开始。

早于二战时,已有不少国内电影界人士南下香港,战后,更有大量人才与资金转移到香港,如蒋伯英的大中华影业公司和李祖永的永华影业公司等相继成立,很快就将香港发展成为上海以外的另一个国语电影中心。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如何定义“香港电影”?是从产业、文化还是地域角度出发?大多数人总会以检视“香港元素”的多寡,再反过来定义电影是否反映香港身份,但当大众愈是要讨论“香港身份”,这身份总是愈说不清楚,“香港电影”也反过来成为难以定义的抽象概念。

可见,以影片作为载体,香港和内地在电影制作、资金、人才等方面一直有持续交流,在文化精神、创作题材上也互相影响,在商业上更是互相成就,形成一个复杂并存的状态。成龙唯一说对的是,香港电影和中国电影关系紧密,应淡化电影概念上过于强势的身份建构语言。但成龙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试图抹杀香港电影的地位与特色。

港片特色不容贬损 香港故事仍被需要

世界已经不需要香港故事?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香港故事是什么,二是世界真的不需要香港了吗?

《树大招风》剧照。(网上图片)

近年香港本土风潮泛起,尽管争议重重,但不可否认这为“香港故事”带来了新的诠释。例如《十年》以预言方式探讨香港未来问题,《树大招风》以回溯九七的方式审视当下,《河上变村》以纪录片形式记录乡村蚝涌的平凡生活,《点五步》运用香港较为少见的棒球题材带出青春热血故事。这些电影与辉煌时期的港产片有一定差别,本土色彩也尤其浓烈。翁子光的《踏血寻梅》更是本土佳作、一部严肃电影作品,在第52届金马奖上获得9项提名。

与此同时,在中港合拍的电影中,香港故事也没有消失。例如《无间道》浓厚的警匪特色、《桃姐》的本土温情故事、《一代宗师》的叶问题材、《志明与春娇》系列的香港爱侣、《黄金时代》还原萧红在港的日子、《明月几时有》呈现抗日战争中鲜为人知的香港剖面。

“香港故事”在当代以香港历史、香港人、香港情、香港智慧的形式呈现,也持续影响海外观众对香港的观感。在数量上,虽然香港电影不比中国,但它显然有存在的根基及意义。

港片重返国际 要质量更要政策扶持

电影是否为消费者接受,既受品质影响,也受制于市场环境和市场变化。“01观点”曾从港产片的本土市场、资金、人才等方面分析其中困境。总的来说,香港电影要重新打响旗号,本土或合拍片的形式都不是拯救它的万能灵药,邯郸学步也不是成功之道。要支持香港电影走出国际,首先要看到它的特色与长处,如翁子光所言“港片有尊严有色彩”,继而扬长避短、提高自身质素,此外更需要业界与政府共同找出当下困局的根源,设计适当的政策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