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香港睇戏劲贵 只因土地问题?
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美世(Mercer)公布年度《环球生活成本指数调查》,报告显示香港的电影戏票的价格位列全球第五贵,平均价格为14.18美元(约 111.14港元)。也许有人认为,香港租金高昂,无可避免地令戏票价格高企。然而,相比起土地问题,政府袖手旁观、欠缺规划,无视戏院生死,似乎才是问题的本因。
每逢假日,不少市民在安排消闲节目时,可能会想到进电影院看电影,但香港电影票价之高,实在令人吃不消,现时的电影票价动辄过百元一张,就算是没有特别效果的2D电影,也可能要80、90元一张票,若两张票再加汽水爆谷,二人消费差不多要三百元,如果一家几口看一场电影,更是所费不菲。看电影本来是大众化的消闲活动,为何在香港会变成如此“奢侈”?
其主要原因,是电影院数量有限,僧多粥少,电影院自然可以坐地起价。截至2016年9月,香港现存48间戏院,与高峰期的119间相比,下跌逾半。一些论者指,随着高清影碟、网络视频的普及,戏院的入场观众人数难免减少。但事实却非如此,现时香港影业已渡过寒冬期,自2015年起,香港的总票房已回升至20亿元水平,入场人次也回升至2,717万人,比2014年增加20.6%,就算去年就算经济气氛较差,总票房也达19.5亿。按理而言,戏院业绩上升,戏院商自然希望扩张,惟戏院商会却表示,纵然有意扩张,也找不到地方。
香港戏院曾盛极一时 政策转变日渐式微
觅地困难的表面因素,当然是电影院占地面积大,地产商宁愿将商场划成更多商铺,也不愿租予电影院。就像2012年结业的时代广场戏院在续租时,被加租20倍,也许就发展商是试图藉加租逼使电影院离开,改划为更多商舖出租,以增加收入。
造成这个现象,其实是政府的城市规划出问题。在七十年代,政府“土地发展政策委员会”将戏院视为社区必备设施,并在“土地利用计划书”指引中列明,每1,000人口须设置38个戏院座位。由于政府在规划政策上有明确的指标,各区的戏院遂如雨后春笋,造就了70、80年代的港产片黄金时代。
然而,及至九十年代末,政府以戏院涉及商业利益为由,不再将戏院定义为文化、社区设施,戏院在失去规划政策支持之后日渐减少,不少地产商陆续将电影院改装成零售商舖。随著近年观影人数上升,电影院却未见相应增加,求过于供,电影戏票自然水涨船高。
近年政策略有进步 惟远不足够
对于这个问题,政府也并非无所作为,早年梁振英曾提出将在合适的发展区中加入地契条款,要求发展商在部分发展项目加入戏院。在本年三月,政府即宣布,已初步物色两幅分别位于启德和沙田计划出售的商业用地,在地契中规定电影院座位数目。
但是,这对于扶助香港电影发展,仍远不足够。政府虽然在新发展项目的地契要求发展预留电影院用地,这却并非长远政策,也未有如70年代般,对电影院座位、银幕数目定立清晰的城市规划指标。再说,现时政策只规定发展商在七年内不可更改地契,限期届满,发展商即可补地价改变土地用途,这令人忧虑,新建的戏院难以持续经营。
另一方面,在现时的情况下,就算电影院数字略为上升,本土电影又或题材较偏门的电影也难觅档期。出于商业上的考量,戏院一般优先播放荷里活大片,港产片只能在较差的档期上画,而独立电影、小众电影,就更难以觅得档期。个中显例,就是在去年夺得金像奖多个奖项的《星声梦里人》(La La Land),曾因为歌舞片的票房往绩不佳,而差点未能在香港上映。
订立戏院规划指标 增设文康放映设施
对于香港电影院不足的问题,最直接的解决方法,自然是将电影院重新定为社区、文化设施,规定人口与银幕的比例,保证区区有戏院。
与此同时,政府设立电影发展基金,每年均资助不少电影拍摄。近年来,香港也不乏优秀的独立电影,例如在今年上映的《消失的档案》便广获好评。
然而,由于这些电影商业价值有限,难获戏院青睐,予其播放档期。现时,政府在太空馆、文化中心、香港电影资料馆以至部分地区的大会堂等提供放映服务。政府可考虑在更多地区的大会堂安装放映设备,播放获政府电影发展基金资助的港产片,以相宜的票价吸引观众入场,既为普罗市民提供大众化的娱乐节目,也为港产片吸纳更多观众,助本港电影业的发展。
可以说,政府过去对于文化产业,近乎任由其“自生自灭”,以往戏院政策的失败,造成票价高昂的问题,在在证明这思维的不足。新一届政府即将上任,林郑月娥曾表示会成立文化局,锐意发展文化产业。然而,就算有没有文化局,政府都不能一味研究再研究,而是要有清晰城市规划政策,以至文康政策上的支援,助文化产业茁壮成长。